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夜生活最早在上层社会中出现,随后逐渐向大众社会传播,进而发展为西方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后来艺术家和建筑师把意大利宫廷舞台上的照明和场景技术引入欧洲各地,有了梦幻般的场地,夜生活就变得更加活跃和丰富。在英国,小酒馆生意兴旺,詹姆斯一世时期,餐厅、小酒馆常常可以通宵开放。17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夜里喝咖啡。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材料二       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789年,一位到访伦敦的人写道,伦敦所有商店营业到晚上10点,灯光把商店照得极其亮堂。19世纪,汽灯很快普及,商家们开始用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在这方面,伦敦再次引领风尚。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欧洲近代夜间经济活动。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7-17更新 | 27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的角度来透视: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合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甲午战争——引者注)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了。即使是为了军事防御的目的,也必须敷设铁路,使用蒸汽机和电力以及创办大工业。这样一来,旧有的小农经济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农户自己也制造自己使用的工业品),以及可以容纳比较稠密的人口的整个陈旧的社会制度也都在逐渐瓦解。千百万人将被迫离乡背井,移居国外。他们甚至会移居到欧洲,而且是大批的。而中国人的竞争一旦规模大起来,就会给你们那里和我们这里迅速地造成极端尖锐的形势,这样一来,资本主义征服中国的同时也将促进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崩溃。

——恩格斯,1894年11月10日


请根据甲午战争之后的史实,对恩格斯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 . 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91(全国)

614.8

2.3

94%

秦汉117(全国)

1048.35

5.72

94%

魏晋南北朝122(北方)
215(南方)

1167.7

3.85

90%

隋唐124(北方)
328(南方)

1450.92

6.42

90%

——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

材料二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

(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6 .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全国人大召开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其高度发达的茶叶和盐业企业,其对于外贸(丝制品和瓷器)的倚重,以及各地区产品的专门化等等。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13世纪的中国人……成了中华文明所曾经产生出的最精巧和最有教养的人格类型。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历史中,我们得到的一般印象是,他们能自然而然地自我约束,而且其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和魅力。”“……于东亚出现的新鲜事物一旦被集中起来,便形成了一个以其严密性和规模而非常感人的整体,……中国社会在这个时代经历了一场真正的变化。……人们于此采纳了‘文艺复兴’一词。”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

材料二   至晚清,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下,先秦诸子声誉日起,一些知识分子在引入西学时,往往把它与诸子等同附会,甚至“西学源于诸子”的言论也流行一时。戊戌时期,重视诸子已成气候,严复以西学诠释老庄,谭嗣同以孔墨并举,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在万木草堂时已“治周秦诸子”,且好《墨子》,乃至康有为在构思变法理论时也提出“诸子并起创教、改制”的说法,改变了视诸子为异端的陈旧观念。世纪之交,诸子学领域大家辈出,章太炎、梁启超的诸子学已完全突破了依附经学、囿于儒学的思想局限。在这股思潮推动下,清末政府也已承认诸子的地位,大中学教育中“读经”与诸子科目并存。

——罗检秋《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东亚出现的新鲜事物”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文艺复兴”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诸子学复兴的现象。
2020-09-0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堂堂天朝竟败给在了“蕞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中西之间还只是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所以一时的忧患意识和战败的屈辱感很快随着和约的订立而烟消云散。拍岸的惊涛,峰回路转,化作阵阵水沫,依然是死水一泓。“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君臣们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

——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并对此作一简要评述。
2019-09-0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运城市永济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