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是对代议制民主的修补,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然”而不是“实然”,是一种政治理想而不是一种解释性的框架,它侧重于民主“应当如何”但并不是“实际怎样”的问题。公共理性是协商民主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但事实上往往只有与宏观政策相联系并在远离个人利益和直接利益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不约而同的“共谋”而起作用。在微观层面,公共理性受到直接利益和现实利益的纠葛往往容易丧失公共的意蕴而处于一种碎片化和无序化状态。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形式普遍存在于实行多党制或者两党制的国家中,它是协调政党与政党之间以及政党内部利益与矛盾的重要方式。多元一致是协商民主的最大理想、愿望和目标,然而多元化利益与多元化主体存在诸多“可通约性”,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可通约性”,“异质性”的分歧有可能通过协商达成妥协和一致,或者是暂时的“悬而未决”,也可能根本就不能达成一致。

——摘编自许忠明《西方协商民主的背景、演变与缺陷》

材料二   中国的协商民主,经历了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以及《新民主主义论》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设计,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建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权机关、党派团体和基层治理中各种协商民主的实行。参与协商的主体囊括了来自各社会阶层、各类政治主体的力量。有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社会团体等在人民政协的协商;有重要决策之前执政党与政协、人大等方面的协商;有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协商实践。中国的协商民主既尊重了多数人的意愿,又照顾了少数人的合理要求。同时,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体制机制建设和程序设计,将协商民主以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实践中得到稳定持续实施的民主形式。

——摘编自陈家刚《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比较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协商民主的缺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突出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高宗即位之初,将亡国罪责由蔡京上潮至王安石,但是宋高宗与靖康时期反对王安石新法的士大夫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尽相同。士大夫们反对王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已者取,异已者黜”。而高宗以为,王安石变法轻启边衅,导致蔡京、童贯连年攻打西夏、吐蕃,而后又与女真人订立海上之盟谋取燕云,彻底变乱了祖宗确立的和戎之法,最终导致靖康之难。

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子以激烈的批判,他们指斥王安石新学为异端邪说,一是王安石新学“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刑名度数”;二是把王安石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思想理论根源。宋理宗在淳祜元年(1241年)下诏,撤销王安石的官学地位,代之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五人从祀孔庙,从而将王安石的学术思想从儒家正统系列中排斥出来。

——摘编自李华瑞《为王安石及其变法正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靖康时期士大夫、宋高宗以及南宋理学家丑化王安石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性质与作用的认识。
3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1945年2月至3月的硫磺岛战役中,美国海军陆战队步兵武器的最大射程可达1800米,大规模使用的巴祖卡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成为日军的噩梦。从战役发起前的1944年8月10日起,美国海、空军就对硫磺岛及其附近岛站的军事设施实施了长达半年的轰炸,完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在硫磺岛战役之后曾说:“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气是普遍的美德!”陆战五师第27团的杰克·拉姆斯被炸伤肩膀后继续冲锋在最前面,大声激励战友直至牺牲。在硫磺岛战役中,被追授国会勋章的陆战五师第28团的感纳德·J鲁尔,也曾冒着日军猛烈的炮火为掩护战友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的生命。

——摘编自祝枕漱《最修烈、最辉煌、最勇猛二战硫磺岛血战中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血战中的作战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硫磺岛血战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作战的启示。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   周恩来193774日起草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郑重宣言:“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即在坚持抗战的同时实行民主政治,并取消原有的苏区建制,接受国民党的改编。……1940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坚持民主建政的共产党人本着开明、民主、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积极努力地将党外人士团结到一起,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救亡献计献策。

——摘编自刘路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材料三   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形式。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把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摘编自欧阳康《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建立民主制度艰难曲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和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王学典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其工作重心有四次大转移:第一次为1921年到1949年的“以武装革命为纲,以夺取政权为中心”;第二次为1949年到1978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巩固政权为中心”;第三次为1978年到2012年的“以经济建设为纲,以脱贫致富为中心”;第四次为2012年至今的“以民族复兴为纲,以信仰、精神、伦理、秩序、规则重建为中心。”

——摘自《济南大学学报》20221


根据材料,任选一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赞成或不赞成材料中的观点均可,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看法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言之成理。)
2022-03-19更新 | 33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历史上,特别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过较为积极的政策,如朝廷要求各地设立救济贫病的济民药局,在大疫之年设置病坊收治病人等。进入清代,这一趋势也随着新王朝的朝纲重整而得到扭转。地方官府实施疫病救疗采取的撸施,概括起来主要有:(道光四年)六月,(苏州)时疫盛行。……于是郡中绅士韩、黄、许诸君子合告于藩泉两司及府县,请设医药局,以诊贫民之有疾而无力求药者。时方伯诚公、廉访林公允拨民捐赈余银,长元吴三县各一千两,以给经费,设局于郡城适中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夏,苏郡大荒疫,陈府尊鹏年捐俸复合避瘟丹施送,即“太乙丹”,“姜、许、徐等村庄,疫疠盛行,公亲诣散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春,“疫疠愤兴,民受其困。时大宪率属吏致斋告虎,思所以为民请命者备至。余请于上台,延师叔侄祈祷。继而甘霖立霈,诊气旋消,吴民大悦”。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门时疫盛行,藩司“悯编户之疾苦,如痢瘰之乃身,遂下询疫所自始与所为治",见周扬俊之《温热暑疫全书》颇有医效,遂“命急付枣,以公同志”。此外,官府奉国家之命对灾荒的救济实际,上也是一种间接的疾疫救疗行为。在出现疫灾时,官府对尸体的掩埋、病人的隔离以及卫生的管理等等。社会力量在促动和支持官府实行救疗的同时,自身也会开展一些救疗活动,这些活动大体可分为临事性教治和日常性施救两类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代国家与社会对瘟疫的反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清朝江南地方政府疫情救治的主要做法及救治类型。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当今世界多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民。”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史记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所以《史记》上出现的“中国”字样,并不等于我们今天所说所指的中国。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

——摘编自《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

材料二:陈亮(1143-1194年),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他曾多次上书宋孝宗,反对“偏安定命”,倡言恢复、复兴国家统一大业。他反对道学,与朱熹多次进行论辩,认为学者的首要任务是要讲求兵刑钱谷等可以富国强兵、复仇雪耻的实用学问,舍此不讲,却天天低头拱手、徐行缓语地去谈道德性命,这般人实际上都是“风痹不知痛瘁之人”。他指出,凡足以“开物成务,治国家平天下”的学问,都要兼蓄并包,不应只把修身养性等内省功夫当作真学问,应博采众长,择善而从。他力倡礼乐刑政并出而用之,提出“王霸并用”的主张。认为刑法、智力虽属霸道,却恰可弥补王道德泽有余而事功不足的缺陷,用现实主义的各种谋略包括霸道来解决危艰时局,完成中兴大业。

——摘编自董海鹏《陈亮事功思想探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亮思想主张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材料三: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外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官吏住所内的一应家具杂用亦由机关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个案,据《海瑞集·兴革条例》载,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一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颤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   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该制度具体名称是“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法国法律规定,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1美元。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2019-06-05更新 | 740次组卷 | 2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摸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发展?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最初起源于意大利,因此,它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社会的情况和价值观。这是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人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城市由大商人家庭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即使这些赞助人中包括诸如米兰的史佛拉这样的公爵家族,以及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庇护二世、朱利斯二世和利奥十世等。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关于文艺复兴原因分析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