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202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会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等。

材料二   部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简表

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
党的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中共十九大(2017年召开)
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材料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次党的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2-05-25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犹太难民来华犹太难民情况简表
时间人数
19331937.810001500
1937.81939.820000
1939.81940.620003000
1940.61941.1220000

1933年的纳粹政权曾鼓犹太人移民,但纳粹政权控制范围之外的国家限制了这一行为-如果流亡者多是被纳粹政权剥夺了财富的穷人。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在19389月与希特勒谈话“为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我们波兰人将在华沙为他建造一座辉煌的纪念碑。”1939年美国政府拒绝载有900多名欧洲犹太难民的轮船进入美国,1940年和1941年,美国国会相继否决了向难民开放阿拉斯加州和接纳2万名德国犹太儿童的议案。

1933年,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向德国递交了抗议书,谴责希特勒的反犹暴行。19386月到10月,仅以找到的签证号码推算,中国驻维也纳大使馆总领事何凤山发放了1900多份签证,使数千犹太人逃离屠杀。1939年《东方杂志》刊文“虽然我们在上海尚有十多万难民的生活不易维持,但我们只要能力能办到,总可以尽力帮助犹太难民,我们应站在弱小民族的联合战线上,一致对付欺凌弱小民族的敌人。”自194112月起,日本对上海犹太难民采取了类似于敌侨的管理方式,至19458月,难民们终于迎来了自由。据学者研究指出,上海当时接纳的犹太难民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印度五国所接纳难民总数还多。

——摘引自王健《逃亡与拯救:二战中的犹太难民与上海》


(1)纳粹屠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令人痛心的人间惨剧。依据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二战期间犹太难民问题的认识。
(2)在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依据下面时间轴的提示(序号),结合相关历史进程,写出标志性的历史事件。简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
2022-05-21更新 | 32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近现代的出国考察潮

材料一   1978年出国考察潮

时间代表团团长出访目的地
19783月—4李一氓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19783月—4林乎如日本
19785月—6谷牧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
19781月—19792邓小平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材料二   19781022日,邓小平出访日本,旋访新加坡,邓小平对新加坡的经济制度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他在第二年的一次演讲中说:我到新加坡去考察他们怎么利用外资。新加坡从外国人所设的工厂中获益。第一,外国企业根据净利所交的35%税额归国家所有;第二,劳动收入都归工人;第三,外国投资带动了服务业。这些都是国家的收入。他在1978年所看到的新加坡,为中国人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成就提供了一个参考标准。在年底的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突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让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他当时一口气列举了十来个城市,第一个就是深圳。19793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978年出国考察潮发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就1978年出国考察潮引发的社会巨变谈谈你的认识。
2022-04-30更新 | 281次组卷 | 9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盘点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

1982年-2022年,中共中央发布了24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见表。

年份主题
1982年-1986主要涉及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执行农村的改革方针
2004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0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
200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乡村建设,力争城乡差距逐步减少
2007以农村产业为突破口,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提升农民收入
2008通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村城镇化进程
2009农民增收
2010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011以水利工程为主要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12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2013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
2014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015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2016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2017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9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20要求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
2021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
2022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动乡村振兴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央“一号文件”的理解。
5 .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一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毛泽东向大会提交《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并作口头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发言。

——《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的题目及主要内容(部分)

时间

大会

大会报告的题目

大会报告的主要内容

1982

十二大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历史性的转变和新的伟大任务(2)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高涨(3)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5)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6)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1987

十三大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历史性成就和这次大会的任务(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3)关于经济发展战略(4)关于经济体制改革(5)关于政治体制改革(6)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7)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

1992

十四大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2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3)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4)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

1997

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5)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6)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9)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10)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影响。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史、思想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结合材料二和相关史实,任选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度田《后汉书》记载,东汉初年因检核垦田数而产生了中央政府和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的矛盾。汉光武帝刘秀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但是,“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刘秀得知度田不实的情况后,对营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大司徒欧阳歙也因此死于狱中。但是,这些措施并没有能够压服地方豪强,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对于豪强地主集团与中央政府的对抗,采取了姑息的态度,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史》等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东汉初年“度田”的背景和过程。
(2)通过“度田”事件,谈谈你对豪强地主与东汉政权关系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青年使命

材料一1922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回望共青团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结合材料一及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材料二 不同时期共青团的方针、任务简表

1949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打垮旧社会的任务,还要担任创造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任务,在即将灭亡的旧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新社会,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地参加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
1953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协助党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团员和青年,遵循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奋斗
1957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一致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共青团今后的方针任务是:团结和教育全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党的八大所提出的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任务而奋斗
19818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届三中全会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为口号;以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关心青年的切身利益、提高团员质量、增强团的战斗力为基本工作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共青团的方针、任务是如何不断紧跟时代潮流的。
2022-03-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文官制度

材料一   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实用性”的概念,不仅仅注重以学术知识为基础的学究式的或作文格式的训练,而且把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英国文官的录用与晋升必须严格按照一步一阶的模式进行。《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最低等级”为起点的前提条件,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英国录用文官,倾向于出身贵族和名门等上流社会,或来自伦敦等大都市的人士。《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

——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


(1)阅读材料一,说明美国是如何借鉴与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

材料二   18761879年晚清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曾出使英法等国。他将西方政治制度等同于中国三代之制(儒家学者将夏商周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制度最完美的时期),认为“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

——摘编自方莉《论郭嵩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和思考》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郭嵩焘观点的看法。
2022-03-29更新 | 42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帝国主义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内容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其中要包括帝国主义的如下五个基本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列宁对帝国主义特征的论述中,任选三个特征进行阐释,并谈谈你对帝国主义论的认识。
10 . 白银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明王朝是以国家权力对编户的控制为基础的,这种控制以“画地为牢”的里甲制为基础,以“配户当差”的方式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体制难以维系国家统治秩序。原有大户负担重,小户负担轻的佥派差役原则,实际往往演变为佥派中农、贫农负担差役。此外,明中期以来,官豪之家纷纷求田问舍,广置田产。面对这种现象,地方官员采取种种权宜变通措施,朝着利用白银货币作为核算和支付手段的方向发展。根据史书推算,这一时期国内的年均白银产量大约三万两左右,而一艘马尼拉大帆船的载银额度,可达四十余万两。

材料二   随着赋役制度调整的完成,大量白银作为支付手段进入政府资源运用领域,改变了整个赋税财政体系的运作机制,使明朝政府财政货币化。在这一变化下,国家各种财政收入最后都以白银形式进入国库,国家财政的支出,如:官俸、军费、佥募劳役等,都以白银形式支出。这种以白银为运作手段的治理方式与依赖控制人身关系来运作的治理是不同的。如:明代初期作为征收赋役依据的黄册,“户”的内容主要记载男女人口和财产构成。到了万历年间,作为征收赋役依据的实征册,“户”下的登记内容是土地财产和税额。到了清代,一户可有两千余人(这时的户明显不是一个家户)。这时,国家不必控制具体实在的家户,继而提供了国家与社会之间产生各种中介力量的空间,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和组织的可能性,维持社会稳定更多是通过乡村中的礼仪秩序和王朝正统的文化象征。

——摘编自侯旭东、甘阳编《新雅中国史八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代中期的社会现象。
(2)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明清时期“白银与国家治理”关系的理解。
2022-03-17更新 | 446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北京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