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民族解放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冲击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直至其崩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

——【苏】列宁《列宁选集》第二卷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含义,并指出中国在亚洲觉醒中的表现。

材料二   截至1990年,全世界180个国家中,有近100个国家是在战后宣布独立的。亚非拉各国纷纷摆脱了殖民地附属国的地位,加入了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行列。殖民体系的瓦解使东西方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的形式和重心发生了变化,从直接的政治统治、军事控制转移到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联系,各国之间的联系不但没有断裂,反而表现得更加紧密而具有结构性的特征了。世界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的结果和影响。
2022-06-08更新 | 400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英国伊丽莎白时代(1559—1603年)伦敦的46届市长全部是商业同业公会或贸易公司的头面人物;1555—1570年选出的38位伦敦市议会参议员中,至少有17位来自冒险商业公司。这一现象表明英国
A.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趋于成熟B.早期资产阶级垄断国家政权
C.商人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D.商业贸易促进社会结构变化
2022-05-26更新 | 1096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486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国际关系

材料一   主要欧洲国家君主在对外战争战败后被废黜王权的概率

王权被废黜的百分比(%)

1498-1800年

1801-1920年

英国00
法国025
荷兰050
西班牙020

注:此处“荣耀”一词特指近代早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君主们通过战争赢得胜利、提升个人名誉。

材料二   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力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各成员国主权平等”“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联合国设立6个机构,安理会被授权“解决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1945年10月,联合国宣告成立。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以来对外战争对欧洲王权影响的变化。结合所学,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联合国的认识。
5 . 中国古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

(1)以上三幅图是秦、隋、元三个朝代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示意图。观察图片分别指出三幅图对应的朝代。
(2)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的分布与政治、经济(包括人口数量)等有密切关系。从秦到元一级地方行政区治所南北密度分布有何变化?并简析导致其变化的具体原因。
6 . 202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选择。大会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等。

材料二   部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委员会会议提出的主要任务简表

中共八大(1956年召开)
党的八大宣布: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
全会以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为指导,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中共十四大(1992年召开)
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中共十九大(2017年召开)
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大会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为什么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结合材料一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次党的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2-05-25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到1952年底,“三反”“五反”运动行将结束,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同时,国营经济成分从33.9%.上升到50%,私营经济从62.7%下降到42%。这些变化说明
A.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开始B.一化三改造路线正在有序推进
C.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提供基础D.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世纪以前的英国社会在安于现状中停滞不前,人们普遍认为个人命运几乎是父辈的翻版,与自己的奋斗并无多少必然联系;18世纪时这种状态被打破,社会各阶层都加入到追求财富的行列中,他们认为凭借努力可以过和自己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甚至可以成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这一变化反映出(       
A.工业革命促进社会结构的变动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共识
C.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价值追求D.民主政治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2022-05-10更新 | 1047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原始社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同时口耳相授,传颂着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历史的源泉。商代出现了史官,但史官起初并不是专司记事,而首先是负责主持祭祀,占卜吉凶,沟通神与王的意志。东汉班固编撰《汉书·艺文志》将史书著录于《六艺略》“春秋家”,以史附从于经,但东汉后期,史籍大量涌现,史书种类增多,史学日益受到社会重视,朝廷设立史官和史馆,目录中也列出了史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对民族关系和中外交流情况的记载有所突出。隋唐以来,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进一步强化,魏晋以来的私人修史势头受到扼制,官修史书成就明显,史学理论建设得到新突破。……明清时期,史学一方面呈现因循保守的气息,另一方面又因时代新因素出现不少具有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近代史学受社会局势变化的影响,更加强调经世致用功能,在发扬传统学术的精华与接受西方新学理的基础上焕发新生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烽火、俄国革命的震撼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动摇了传统史学的地位,新史学在逐步兴起。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主张对历史学的性质、功能、意义进行反思,主张深入理解历史认识本身。由此,对历史知识的研究代替了对历史现象的研究,对历史学的探讨和解释代替了对历史过程的探讨和解释。对西方传统史学的挑战还来自史学研究本身,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上层统治者和精英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这样就把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政治史,而把经济、社会、文化等丰富内容以及人民群众的作用抛开了。不仅如此,传统史学还忽视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对传统史学的这种局限性,早在18世纪(如伏尔泰)、19世纪(如布克哈特)就有突破的努力。但真正形成突破的是20世纪初以后新史学的兴起。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方传统史学相比,20世纪西方新史学发展的不同,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影响史学发展的要素。
2022-04-13更新 | 38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廷内部派系之争,但根本点则是因为中国此前三十年所谓“自强运动”实际上并没有获得预期效果。该学者意在表明
A.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B.晚清政局变化的突发性
C.国家出路探索的复杂性D.西方列强侵略的破坏性
2022-04-10更新 | 5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