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耕望(1916-1996),著名历史学家。严先生治史以朴实严谨著称,他将自己的治学方针总结为:勤、恒、毅、勇、谨、和、缓、定。他在《治史三书》中提出,治史的基本原则是要“专精”,也要相当“博通”;要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点”的研究;要努力挖掘历史真相,重视正史的史料价值、以逻辑为准则,通过多方论据进行考证,以追求历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贯通性。严先生毕生躬耕于史学之土地上,“研究是其生命,学问化为人品”。他能够甘于淡泊,坚守寂寞,全心全力地投入到学术之路上来,取得了“充实而光辉”的成就。

——摘编自舒琮瀚《严耕望的治史风格及史学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耕望的治史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严耕望治学的精神品质。
2024-04-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抗日战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的报道篇目多、关注点全、立场鲜明,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945815日,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将发动战争的动机归为“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新华日报》从中读出日本军国主义“徐图再起”的阴谋,遂在823日的社论《再论处置日本》中揭露了日本法西斯对人民的一再“欺骗”和“压迫”。日本投降过程中,《新华日报》在不同主题的社论中,总不忘提醒民众警惕国民党反动派“假反攻之名,行内战之实”,要一以贯之坚持和延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和平民主建国贡献力量。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投下原子弹,大大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当时的国内外舆论,把原子弹吹得神乎其神,《新华日报》独排众议,发表时评《从原子弹所想起的》,文章写道:“本来应该是为人类生活的幸福而服务的科学,应用在如此猛烈的破坏和杀伤性的武器,我们相信全人类——特别是全世界献身科学的学者们,一定会有很深刻的感慨的。”

——摘编自金亦炜《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关于日本投降报道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华日报》的基本立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华日报》上述报道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森(18181891)湖南湘阴人。1847年中进士。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身上有着强烈的家国之忧。1858年,他上折言洋务,主张“通夷情,加强筹划海防,筹建水师”,木得到咸丰帝重视。1875年,再次将关于洋务的主张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认为西方器物是末技,只有学习西方政治和经济,发展工商业才是出路。1876年,郭嵩焘作为首任驻外公使赴英国伦教,将沿途见闻写成《使西纪程》寄回总理衙门。同年出于保护华侨利益考虑,他建议在新加坡、横滨、旧金山等地设立领事馆得到清廷采纳。他在欧洲期间积极考察西方文明,盛赞西方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该研究学习。这些言行遭国内顽固势力的谩骂攻击,郭嵩焘于1879年黯然回国,称病回籍,结束了处处受挫的仕宦生涯。他一生著述颇丰,其中《郭嵩焘日记》(18551891)涉及当时内政外交,社会状况和学术艺文等

——摘编自《洋务先知—一郭嵩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郭嵩焘的历史贡献并分析其官场受挫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日记》的史料价值。
2022-09-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明清射柳运动传承于辽金元,但在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上又与之不同,据史料记载,万历朝“今京师端午节尚有戏柳之戏……令词臣进诗词对联,颁赐优渥”;“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这折射出(    
A.儒家观念融入体育文化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全民健身得到政府推崇D.重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现存史料,宋代已存在土地契约法权的书面形式。迨至明清间,土地契约文书更加完备周全。在民间土地买卖中,必须签订田契,除买卖双方签押外,还需有中保人、书写人等中间见证人的签押,契约文书始能成立。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助于(     
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农业生产
C.减少争议纠纷D.规范商业交易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顾诚是知名的明清史专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承北师大厚重学风。1978年以后重理旧业,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在10小时以上,摘抄积累大量史料。他既要注重史料的占有、考辨,又要注意宏观问题,为现实服务。他认为,历史研究应当充分吸收国外科研方法和学术成果。在他的《明末农民战争史》和《南明史》等著作中,一个个明清史研究领域长期错讹的观点被纠正,《南明史》本身便可能预示着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范式的出现。他晚年创造性地提出明帝国整个疆土分别隶属行政系统和卫所制度两大管理系统的论断。顾诚先生的考实功力为学界所公认,可谓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

——摘编自彭勇《顾诚先生的治史成就及其风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诚对史学发展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诚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是不同学者对“冷战发生,谁之责”这一问题的解释
[美]詹姆士·伯纳姆,受20世纪50年代美国狂热反共浪潮的影响。“苏联的侵略和扩张,是战后紧张局势的根本原因。”
[美]弗莱明,由于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造成的因境,对美国政策进行的再思考。“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世界霸权,极力制造各种冲突,促使国际局势紧张化。”
[苏]祖博克阅读大量苏联档案资料“(斯大林)的初衷并不是单方面地、不受限制地推行扩张政策……相形之下,美国的积极进取政策是导致斯大林作出反应并进而促使冷战形成的重要原因。”
[挪威]文安立,冷战结束后,各国档案的揭秘,获得的各方史料。“冷战不是由一个或两个国家形成的,而是由多个国家合力形成的。”

关于冷战发生的责任,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据表可知
A.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B.史学新发现更加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C.政治立场和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解释D.实物史料更有利于全面地理解历史
2022-05-0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文本创作者多以自身见闻对异域山川地理、风俗人情客观记述,同时还记述了大量自身航途积累的海洋知识,如季风利用规律、海洋导航规律等。据此可知,宋代海丝文本记述(     
A.凸显了儒学价值倾向B.印证了海上贸易的兴盛
C.具有一定的理性色彩D.反映了商业环境的宽松
2024-01-09更新 | 415次组卷 | 6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9 . 威廉·华莱士(1270年-1305年),是一名苏格兰骑士,他领导了苏格兰独立战争,但最终失败。在英格兰历史上,他被视为一个叛逆和暴徒。1 5世纪,苏格兰诗人布莱克却在长诗《华莱士》中着重称赞了他的英勇和无畏。据此,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史家以成败来评判英雄人物B.政治立场影响人物形象塑造
C.文学作品缺乏历史研究价值D.历史真相淹没在时代长河中
2023-09-12更新 | 250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鸦片战争后,魏源所述“师夷之长技”,并不限于坚船利炮即军事一面,而是包含了军事、科技、文教等多个方面;对于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他也是抱着赞赏的态度,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要予以采纳,但也没有表示排斥和反对。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A.系统地借鉴了资本主义制度B.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为根本出发点
C.宣扬了中体西用的价值理念D.是对西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