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0 道试题
1 . 据《山西外贸志稿》记载:清光绪年间,山西省交城县是有名的毛皮集散地,毛皮加工业发达。其中“交字毛”品质优良,出产量大,蜚声海外。洋行及买办纷至沓来,竞相搜购攫取,将收购的大量皮毛输往天津口岸出境。这说明该地区(     
A.经济形态发生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C.商品结构的多元化D.传统手工业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如表为《新唐书·宰相表》节录的内容。据此可知(     
时间内容
武德元年(618年)“裴寂拜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贞观元年(627年)“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
贞观三年(629年)“尚书右承魏征秘书监,参豫朝政”
贞观四年(630年)二月,“太常卿萧璃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十一月,“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八年(634年)十月,“识.三两日一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A.中书门下机构已经出现B.官僚政治开始确立
C.宰相职权被分散和制约D.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明朝初年,“凡天下兵卫邻边闲旷之地,皆分亩为屯,倚耕以守”,“于是,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在兴屯矣”,逐步形成了“屯田遍天下,而边境最多。九边皆设屯田,而西北为最”的局面。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有效解除了北部边患
C.利于抑制地主兼并土地D.开创了边疆管理先河
今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据考古发掘,河南省贾湖遗址出土了带有契刻符号的甲骨,这些符号多见于随葬的带孔龟甲甲板上,这类带孔甲板是与占卜相关的佩戴饰物。从部分契刻符号的形体来看,个别与殷墟甲骨卜辞的字形近似,殷墟甲骨卜辞应与此一脉相承。这些契刻符号(     
A.是一种成熟的文字B.反映出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已出现
C.记录了王室的大事D.为探索中国文字起源提供了实证
今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辽、西夏、金等政权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苏辙称:“(辽)北界别无钱,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人张方平也曾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享。”这反映了(     
A.铸币水平呈现地域差异B.经济发展冲击夷夏观念
C.货币互通助推经济交融D.宋朝海外贸易处于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胡适认为五四运动应始于1917和1918年发展的新思想运动。历史学家何干之则主张五四运动应始于《青年杂志》创刊。据此可知,他们认为五四运动(     
A.以北大学生为革命的先锋B.是新文化阵营分化的结果
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延续了民权和觉醒的信念
7日内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天壹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曾经回忆道:“然而,从那时起,我们的生活开始变得更加不安定……我们的人民陷入了绝望……传统的价值观被遗弃,所有人被剥夺了权力,迷失了对现实的认知,急切地想要寻找一个有能力的元首。”据此推知,塔西佗所说的“那时”指(     
A.罗马的共和制重新焕发了生机B.《十二铜表法》已无存在价值
C.罗马遇到了国家治理的新难题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变成空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至少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各城市就达成了各种双边条约,这些条约常常规定对方的公民享有在已方境内定居、拥有财产和从事工业、贸易的自由;设立商人法庭,依据商法裁决条约双方公民之间的商事纠纷。据此可知(     
A.近代国际法体系初步形成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流
C.意大利统一的条件已成熟D.城市自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伏尔泰晚年定居法国菲尔奈,当时的进步人士尊称伏尔泰为“菲尔奈教长”。1778年,伏尔泰回到巴黎。该消息一经传开,全城轰动,一些年轻人更是欣喜若狂,纷纷涌向伏尔泰的住所,住所周围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法国(     
A.个人崇拜现象盛行B.工人运动暗潮涌动
C.启蒙思想广泛传播D.教会精神控制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是1922年10月苏联部分省份的农民情况摘要。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省份农情摘要
鄂木斯克省因粮食机关按加倍的播种面积征收粮食税,农民对苏维埃政权非常憎恨
普斯科夫省粮食税要占农民全部收成的2/3还要多
梁赞省100%完成粮食税的农民必然要挨饿
特维尔省完成粮食税后,现在农民不得不在市场上购买粮食
雷宾斯克省农民为了少交粮食税,减少播种面积
基辅省有农民因粮食税的压力而自杀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严重问题
C.农业集体化并未有效改善农民生活D.小农经济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