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改革开放以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 王传福、从事高铁研制生产的铁路工人和从事特高压、智能电网研究运行的电力工人等让中国创新重新影响了世界。这反映出(     
A.中国制造引领世界潮流B.市场经济激发企业活力
C.时代精神助推民族复兴D.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7日内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二)历史试卷
2 . 据下表中两则史料可知,汉代(     
史料出处
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
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
……自武帝以来皆献见
《汉书·地理志》
(雷州)徐闻县,本汉旧县……汉置左右侯官,在县南七里,积货物于此,铁其所求,与交易有利《元和郡县图志》
A.对外政策比较开放B.海路是中外交流主要通道
C.地方制度有所变革D.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776年7月12日,英国理查得·赫将军写信要求会见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以商谈和战问题。然而,华盛顿以其信封上“华盛顿先生”的称呼为由对会面加以拒绝,并认为,他作为一个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和美国公民无权接见英国王室的使者。华盛顿此举意在(     
A.表达不妥协的战斗意志B.强化为国而战的意识
C.维护美国的权利和尊严D.借礼仪规范约束英国
4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30年间,永久性国际移民主要呈南北流动,即由经济落后或缺乏活力的国家和地区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流动。之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控制外籍人入境的政策也有所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工流动增长较快,这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尤为突出。这一变化出现的背景是(     
A.西欧国家党派竞争加剧B.冷战双方对抗战略调整
C.中东石油工业发展迅速D.发达国家着手产业升级
5 . 据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统计,清末民初湖北地区士绅的多向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此图可用于说明(     

A.社会流动催生新的社会职业结构B.湖北传统士绅阶层发展壮大
C.社会流动涉及社会阶层范围广泛D.政治变革影响社会阶层流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2世纪时,西欧君主或贵族颁布“城市特许状”出现了著名的模式,如英王亨利一世赐予纽卡斯尔市民的特权和法王路易六世颁布的特许状,成为后世城市特许状的模本。市自治体的居民为了获得特权,要付出很大一笔财富,之后每年还必须付一笔钱给领主以维持特许状的效力。“城市特许状”的颁布(     
A.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强化了市民的人身依附关系D.缘于王权力量日益削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以金银作为储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面纸币化的货币制度实践,确属人类货币史上的首创。元朝历代皇帝即位后,都要对蒙古军事贵族进行大规模的赏赐,这是一种源自蒙古汗国时代的传统,窝阔台汗就常用白银赏赐臣下。蒙古贵族还利用自身权势侵占了许多元朝官营的金银矿产,导致政府的金银税收锐减,正常途径的金银储备补充来源几近断绝。13世纪阿拉伯世界白银短缺,白银价格高昂,一时间集中在蒙古贵族手中的白银经“斡脱”商人之手大量地流向国外。元朝在征服南宋后,又进行了多次海外远征,巨额军费开支,无疑导致大规模的货币超发。

——摘编自李晓《元朝纸币制度的选择、运行与崩溃》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为打破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领导各苏区银行大力开展红色金融的各项建设。1931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下发的《关于借贷暂行条例的决议》明确规定:“取消和废止一切高利贷形式的借贷,过去高利贷的契约完全宣布无效并焚毁之”。同时,召集私人股金创办合作社,使农民卖米买货不为商人剥削,而农村贮藏资本得以收集,使金融流通。国家银行采取银本位制,发行国家货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章程》明确规定:“发行纸币,至少须有十分之三之现金……为现金准备”。贷款对象主要有公营企业、合作社和劳动人民,贷款用途只限于生产,不贷款用于纯消费。

——摘编自冷泠《中央苏区红色金融的实践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纸币制度崩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区红色金融建设的作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9 . 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书院和欧洲中世纪的大学都是很有代表性的教育制度,并对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书院的名称出现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唐末官学衰废,士子失学,一些封建文人学者,只好自动择地而学。宋朝初期,书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书院民间色彩浓厚,许多学术大师云集书院讲学,师生相互答疑问难、相互激荡推陈创新,形成了许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以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为最终归宿,形成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培养目标。明清时期,朝廷将科举与学校紧密结合起来,官学得到极大普及,书院也逐渐官方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帖括。

——摘编自王凤玉《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不同历史命运及文化潜因》

材料二   1112世纪,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成长,不同行业的作坊主分别组成行会用以保卫自己的利益。传统的教会学校不能满足新兴市场的要求,于是行会开始掀起反对宗教垄断教育的斗争,纷纷设立学校。大学通过斗争得到了一些特权:争得各种免税、免役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师生无经济之忧,使之专心致志于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大学教授或学生享有参加大学行政乃至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利。如,波隆那大学的行政权就是由学生会主席具体执掌,牛津、剑桥、巴黎大学均在各自国家的行政事务中占有重要地位。中世纪大学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分析传统,发现并发展了近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观察和实验方法。在课程内容上,神学科起主要作用,如巴黎大学主要学习《圣经》,学生也是神职人员。

——摘编自刘玉皎《论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并简要评价中世纪大学。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10 . 明代地方公共典礼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举行,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示,一类是教化类礼仪,一类是公共祀典。这些活动仪式(       
A.保留了原始民主制的遗风B.体现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C.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D.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礼仪教化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