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6年7月24日,英国伦敦的《绘图》杂志发表了《帝国联盟:表现1886年英帝国幅员的世界地图》。它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中心,地图上的英属殖民地以粉红色填充,包括加拿大、英属西印度、英属印度等,另外还标注了英国掌控的要塞及港口。在亚洲大陆的空白处,附有一张小地图,讲述了100年来帝国空间的大拓展。在印度、加拿大等和英国本土旁边还附有统计表格,对比了1851年和当前的面积、人口、贸易总量,以及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进出口数额。

地图下方,象征英国的不列颠尼亚女神手执三叉戟和米字盾牌,两旁环伺着被殖民土著的人像和代表性动物。右侧由上至下的三位女性,代表希腊、日本和罗马,暗示了帝国“文明”的传统之深与散布之广。地图上方另有三位女神侧卧在藤床之上,举起“自由”“博爱”和“联盟”的横幅,在她们之间则是口衔橄榄枝的鸽子。

——摘编自宋念申《地图帝国主义:空间、殖民与地球规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帝国世界地图创作的背景。
(2)某学者认为,地图不仅是对地理空间的再现,更是人们对地理空间的主观解释。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反对或另拟一个观点均可,评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03-1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9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6(16+3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祖国—母亲”通过“拟血缘关系”映射了个体与国家间的关系,是民族国家建构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最为常见的话语象征。下表为中外各国关于“祖国—母亲”的经典表达。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伊苏克拉底
(前436—前338
我们在这片乐土出生,能够让至亲具名写信给我们的城市。只有我们雅典人有权利称我们的城市为奶妈、祖国和母亲。
1793年出版的
《法兰西共和教义问答》
儿子的灵魂安慰道:“母亲,不要哭泣,你的儿子为祖国而死。”祖国化身为母亲高呼:“我是共和国母亲,你的热血将为我赢来自由,也将抚慰我的伤痛。”
1941年苏联画家托依泽创作
《祖国母亲在召唤》
宣传画上的“母亲”神情严峻,目光坚定,充满激情,她正在号召她的儿女拿起武器,打败侵略者。
1925年闻一多
《七子之歌》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35年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
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太可怜了,一个天生的丽人,现在却变成叫化的婆子!
1959年巴金
《我们伟大的祖国》
国家变了!社会变了!人也变了!这十年来我们创造了多少移山倒海的奇迹!……做儿女的并没有辜负这位返老还童的母亲,我们伟大的祖国也为了儿女们的幸福一直不停地向前飞奔。
1984年歌曲
《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据潘祥辉《“祖国母亲”:一种政治隐喻的传播及溯源》等整理

阅读材料,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作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政治概念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其内涵指涉呈现出丰富而多变的历史图景,见下表。

中国古代西域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指葱岭以东地区,有时也指包括中西亚、印度、东欧和北非在内的大片地区。“西洋”一词首先出现在五代,范围逐步扩展到印度及非洲东部。明末清初“西洋”指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各国。
晚清与民国初年“西方”不仅仅是地理范围上的欧洲、美洲,还包含了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期间,“西方”概念具有双重内涵指向即作为侵略者而被谴责的“西方”和动员西方无产阶级进行世界革命的“西方”。
抗日战争期间,将“西方”概念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国家”和“西方法西斯”。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先进仁人志士向“西方”探寻的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主要作为被反思的对象出现。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时期“西方”概念在国内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而进行批判的对象,也是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思想的目标对象;在国际上,是与亚非拉国家产生共情、建立外交关系、树立自信的批判对象。
改革开放新时期“西方”概念主要是指经济上“西方”,形成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对西方开放”,“同西方世界合作”,“不能照搬西方”等概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概念的运用是站在世界历史角度看“西方”,并形成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世界历史角度审视西方发展”,“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共同发展”等概念。

——摘编自黄晓娟、胡国胜等《中国共产党“西方”概念的起源与话语变迁》

围绕“西方概念在中国历史上的话语变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至少三个历史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徽,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厚重,自古以来就是哺育华夏儿女的一方沃土,对中华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崇文化、重精神、勇担当、敢作为的江淮儿女们用自己的品行,铸就了特定的安徽精神。下表为部分安徽历史上杰出人物及事迹。

安徽历史名人表

人物事迹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约公元前470年)安徽涡阳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包拯(999年—1062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包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令行禁止,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庐州府合肥县磨店乡(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时期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1879年—1942年)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
邓稼先(1924年—1986年)安徽怀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中国“两弹一星”工程做出杰出贡献。

——整理自《安徽历史》(2013年6月)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史知识,用具体史实阐释安徽精神的内涵。(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是关于传说中的神氏进行谷物种植及种植工具使用的相关记载。这些传说(     
出处传说记载内容
《白虎通德论·号》神农作耕五谷于淇山之阳,九州岛之人乃知谷食
《易传·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
A.证明了神农氏时期农业模式的变化B.体现出家国一体政治形态已形成
C.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先进D.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内容是近代法国某一报刊的演变,这种变化(       

时间

名称

主要内容

1662年

《法兰西公报》

持续且准确地关注国家的内外状况:说明当时的政治是什么,欧洲各主权者的国家利益是什么

1792年

《法兰西国民公报》

头版封面新增铭文“自由”和“平等”;为公众提供即时、连续、完整的新闻报道,并基于宪法原则增加了关于国外资讯、战事细节、首都和各省市时事的内容
A.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B.促进了君主立宪思想的快速传播
C.适应了政治变革的需要
D.主导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
2024-03-24更新 | 18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先秦时期在古皖地区存在过的部分古国。根据下表可知,古皖地区(     
徐国嬴姓,多次抗周,后遭楚、吴、齐的攻击,率部逃离江淮。
在今舒城县、庐江、桐城间,为吴楚蚕食并吞。
萧国子姓,在今萧县西北,为殷人之后,与宋关系密切。
许国姜姓,原在河南许昌,前533年被楚国强迁至亳县东南七十里的城父集。
胡国归姓,在今阜阳市,胡与晋、鲁多有交往,曾从楚攻吴。
A.是区域文化碰撞的重要地区B.文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
C.主导中国先秦文化发展走向D.频繁兼并战争滞缓文明迭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长江流域三省历年灾荒统计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江苏

安徽

江西

灾区州县数

灾别

灾区州县数

灾别

灾区州县数

灾别

1854

53

水、旱

17

水、旱

20

水、旱

1856

66

旱、兵

23

水、旱、虫

7

水、旱

1859

59

水、旱、虫

26

水、旱、风

13

1864

77

水、旱

68

20

水、旱

A.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B.太平天国政权可能出现粮食危机
C.江南地区经济濒临崩溃D.长江沿岸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2024-06-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纪年表述记载的变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公元
(前)
干支
770辛未平王(姬宜臼)孝公37庄公25文侯11襄公8若敖21戴公30武公43平公8蔡侯40惠公26武公1顷侯21
公元前干支
476
475
乙丑
丙寅
元王(姬仁)12厉共工12襄子1惠王13
14
孝公22
23
平公5
6
定公36
37
公元前干支田齐
284
283
282
281
280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赧王(姬延)31
32
33
34
35
昭王23
24
25
26
27
昭王12
13
14
15
16
楚王12
13
14
15
16
惠文王15
16
17
18
19
昭襄王15
16
17
18
19
昭王28
29
30
31
32
湣王17
襄王1
2
3
4
A.国家统一进程加速B.华夏认同观念产生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宗法体系趋于瓦解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