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唐律疏议》在解释法律时,常以儒家《诗》《书》《礼》等书籍中的经句来解释《唐律》内容。如“八议”条,疏议曰:“今之‘八议’,周之‘八辟’也。礼云:‘刑不上大夫’,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也。”这一做法(     
A.开创了案例法先河B.调和了礼法间的矛盾
C.彰显了法律的权威D.弱化了刑罚的残酷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一些有关唐诗的典故。这三则典故反映了当时(     
诗歌典故出处
白居易进京赶考时曾拜会文坛前辈顾况。顾况说:“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但读到白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赞叹“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于是尽力提携,使白居易很快名震长安。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
李白初到长安,以《蜀道难》见前辈贺知章,贺知章读后连声赞叹称其为“谪仙人”。时间不长,李白名动京师,其作品引得“长安纸贵”。晚唐孟启
《本事诗·高逸》
752年秋,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和杜甫五位诗人同时登上大雁塔,杜甫作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称:“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此后,该诗广为传颂。清代蘅塘退士
《唐诗三百首》

A.歌舞升平掩盖着政治危机B.进入仕途者必须擅长写诗
C.都城长安的生活成本很高D.士人交游推动了唐诗传播
2023-03-0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3 . 据下表资料可知,唐代
资料出处
“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晋朝陆翙《邺中记》
“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南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春幕越江边,春阴寒食天。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唐代柳中庸《寒食戏赠》
“可怜时节足风情,杏子粥香如冷饧。”唐代曹松《钟陵寒食日郊外闲游》
A.贵族更加注重养生B.传承了传统的节日习俗
C.节日赛诗活动流行D.民间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诗中有大量描写自然山川的诗作。从地域上看,神奇秀丽的江南、文化底蕴丰厚的中原、奇峭险峻的巴蜀、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风光尽收其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的诗里,处处体现出诗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这些诗作(     
A.丰富了古代诗歌的体裁B.体现出对藩镇割据无比痛恨
C.反映了唐代经济的繁荣D.有利于加强国家认同的观念
2022-10-28更新 | 941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文学方面,魏源的《寰海》诗,歌颂三元里人民“同仇敌忾”反抗英国侵略军,斥责清政府官僚的妥协投降。张维屏(17801859年),以善诗闻名,他的《三元里》诗,描写了三元里群众抗英斗争的雄伟声势,英国侵略者在英勇的中国人民面前丧魂落魄的丑态;《三将军歌》则歌颂了葛云飞、陈连升、陈化成“捐躯报国”的英雄事迹。张际亮(17971843年),以诗名于世。他的《东阳县》诗,谴责英国侵略军在宁波奸淫掳掠的残暴罪行,揭示人民群众所遭受的灾难和痛苦。民间的揭帖和歌谣,以通俗朴素的语言和尖锐鲜明的思想,痛斥外国侵略者和清朝统治者,鼓舞人民起来反抗。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1918年,北大学生组织了一份名为《新潮》的杂志,以三项标准为圭臬: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思维和改造的修辞。《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胡适主编)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些杂志嘲笑旧的思维方式、旧习惯……而首当其冲的则是君主制度和军阀主义。他们批判对国粹全盘的接受,并要求对所有经学和古典文献进行批判性的重估,创造新文化。他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民主、科技……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在中国,有关国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第一次得到公开的探讨和争论,中国的青年迫不及待地阅读每期新杂志。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学作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新型杂志兴起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这些杂志都是思想炸弹”的理解。
2022-10-28更新 | 337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字记录“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
A.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B.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
C.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答题标准D.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唐代诗人归日安在一首送给皮日休的诗中写道:“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燂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该诗借用了唐代盛行的一种体育用物,来谐虐皮日休。下列描述了此项体育活动的是
A.“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B.“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C.“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D.“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唐人的言论(摘录)。由此可见
言论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李白《古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诗之美也,闻之足以观乎功;诗之刺也,闻之足以戒手政。”皮日休《正乐府诗》

A.社会发展推动唐诗走向繁荣B.唐代诗歌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
C.文化多元催育唐人个性解放D.唐人对儒学传统诗教观的维护
2022-02-25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天问》有云:“列击纣躬,叔旦不嘉。何亲揆发足,周之命以咨嗟?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从这段材料可以读出的信息有
①描述了武王伐纣的情景   ②该诗的句式较为灵活
③反映作者大胆怀疑精神   ④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屈原在《天问》-诗开篇即写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些诗句
A.介绍了大量古代天文学成就B.反映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C.勾勒出诗人在流放时的心境D.蕴含着诗人对“美政”的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