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014 道试题
1 . 2020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员流动模式的转变和多国辞职潮的出现,国际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和专业人士“求贤若渴”,各国纷纷加入“抢人战局”。德国当局除了吸引专业人才,还将目光放在身处德国的约180万名难民身上。这主要体现了(     
A.欧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B.全球劳动力来源的多样性
C.人才流动解决了国际难民问题D.全球化引起了人才的跨国流动
2 . 阅读如表:1525年印度洋地区最大的舰队一葡萄牙舰队的分布情况。由此推知(     
船只类型数量备注(无备注的即在海洋巡游中)
战船6艘3艘在霍尔木兹海峡
大帆船11艘2艘在印度西南港口卡利卡特
桨帆并用大木船5艘
桨帆并用的轻快小船4艘3艘在印度西南港口卡利卡特
双桅帆船4艘1艘在非洲肯尼亚港口马林迪
海盗船11艘
A.早期殖民贸易具有垄断性B.印度洋的海权争霸激烈
C.葡萄牙人的造船技术先进D.葡萄牙控制了亚洲贸易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博洛尼亚大学是中古欧洲第一所高等学府,它以法律研究见长,且起主导作用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自治组织,最初的大学也因此诞生。学生们组建这种特殊的行会,意在设定费用和学习方面的标准,从而避免遭受不良教师“贩卖语言”和亵渎知识的侵害。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A.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B.市民阶层珍视其自治权利
C.信仰自由已成为社会共识D.宗教神学影响已日渐式微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3-2024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埃及,考古学家发现了4000年前盛有棉籽的器皿。这表明(       
A.物种出现全球交流B.地理环境影响棉花种植
C.古代文明多源发展D.考古发现决定历史认知
5 . 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为防止甲骨片被持续风化和腐蚀,开启了运用超越人眼识别的多光谱等超高精度采样技术,尤其是微痕提取和三维图像技术,通过数字化采集让古老的甲骨文“活”起来。这反映出(       
A.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B.建设甲骨文博物馆提上日程
C.甲骨文的保护和传承国际化D.高新技术拓展文化传承途径
6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58次组卷 | 126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奇穆文化(约公元1000年到1461年)分布在特鲁吉罗(秘鲁)南北的沿海谷地,崇拜月神“夕”,印加人尊奉的太阳神仅居次要地位。但是,1200年以后,将太阳神作为主神崇拜的地位逐渐确立起来。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玛雅文化的兴盛B.阿兹特克文明的传播
C.印加帝国的扩张D.自然崇拜现象的流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迄今大量遗存下来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契板书主要是那时当事人为订立契约而制作的。买卖、出借、誓约及保证等承载民事往来、商业贸易的契约愈成熟,其条款内容愈加简明扼要。这表明(       
A.古代西亚民事活动日益契约化B.西亚成为古代契约文化的源头
C.西方文化对两河流域影响广泛D.两河流域文化与希腊文化互鉴
9 . 下表所示为被国人世代传诵的古代名言警句(部分)。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谋财,取之有道
A.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特征B.维系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统治
C.凝聚了国家统一的社会共识D.以道德为本的民众文化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79年,在反对英国的侵略中,埃及祖国党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此举意在(     
A.推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B.表达非洲普遍的排外情绪
C.唤起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D.成功摆脱法国的殖民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