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面是高丽王朝的中央官制示意图。由此可得出(     

A.中国儒学影响高丽发展B.中华文化圈已基本形成
C.高丽政治制度仿效中国D.朝鲜照搬了中国的官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印度门阀等级很严,故佛学中说有一种人没有佛性,中国人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佛教中有轮回之说,认为今生修行的成就可做来世修行的根基,如此历劫修行,积渐始能成佛,中国人却说此生中可以“顿悟成佛”。这说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A.出现了本土化特色B.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
C.受到传统文化抵制D.动摇了儒家的正统地位
3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仁爱学说、墨家的兼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汤因比意在强调(     
A.人类已彻底征服自然B.加强社会治理的必要性
C.西方文明正走向衰弱D.中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和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     
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B.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5 . 公元3-5世纪,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腹地的持续迁移彻底终结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但这一时期,也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及奴隶起义连续地、反复地上演的时期。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A.是罗马灭亡决定性因素B.揭开了西欧封建化序幕
C.催化了西欧政局的变动D.以吸收罗马文化为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日耳曼人南下与罗马帝国接触的过程中,军事首领号召青年跟随他参加战斗,组成亲兵队。官兵之间不仅有宗法、伦理上的主从关系,还有“战利品共同分配”。日耳曼人建立法兰克王国之初,国王按照“战利品共同分配”的传统将土地分赠给他的亲兵们,强化了二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这说明(     
A.民族大迁徙推动欧洲社会变迁B.封君封臣制度渗透了契约理念
C.民族交融决定欧洲的历史走向D.日耳曼移民强化封建等级制度
7 . 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是以荟萃先民智慧的《易经》为源头,以交融互补的儒、道两家义化为主干,兼取墨、法以及佛教等诸家思想融汇于一炉的多成分、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传统精神文化(     
A.蕴含传统美德B.包容众家所长C.拥有悠久历史D.生命力强大
8 . 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9 . 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国家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用于保护西藏历史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如修缮并加固布达拉宫、大昭寺等文化古迹,保护和传承藏刀工艺、格萨尔王说唱、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说明(     
A.文化遗产保护开始受到重视B.保护文化遗产需要推陈出新
C.国家注重保护民族特色文化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完善
2024-05-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区域划分的国际移民存量分布(移民存量是在本地区拥有的移民数量)。据此可知(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数据整理绘制
A.移民分布呈现不平衡状态B.大洋洲地区移民比例较低
C.发展中国家人才大量流失D.移民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