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万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二战期间,美、苏召开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通过许多宣言、公告和协议,最终确立了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它们根据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划定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处置战败国时,它们吸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教训,既要确保德国和日本不再对新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又要避免强加在其身上过多的重担。它们非常重视战败国的民主建设,战后五十年间,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材料三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它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雄心。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交替时期”国际力量出现的新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关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亿
175019.213.11.630.97.28亿
185022.78.15.135.111.71亿
190024.97.49.024.916.08亿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拍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时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材料三   明政府自隆庆元年(1567年),实行有条件的“开禁”,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丝绸和光器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此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继而引发中国货币史上的大革命,“一条鞭法”很快从福建推广至全国。而国际市场的需求,拉动了中国丝织、制瓷等行业的发展,福建漳州的月港,也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新兴的沿海商业城市。通过大帆船贸易,西班牙传教士将天主教文化带到中国,也使西班牙及美洲大陆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把中国的传统技艺如刺绣等传授给当地人民。大帆船贸易承载了资本、商品、人员、文化的交流,是真正的“海道大通”的实现,是世界全球化的真正起点。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贾易对明王朝的影响》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丝银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2021-04-09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招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西方学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非常关注,对中国问题的研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

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概况

出版年作者著作摘要
1939贝特兰《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抗战》记录访华见闻和国共两党的抗战
1970林迈可19371945年晋察冀边区税务制度》关注根据地税制
1986班国瑞《新四军的由来及其早期成长》研究新四军史
2003方德万《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年)》肯定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地位
2013米特《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揭示了中国在“二战”中的重要作用
2014穆盛博《中国的战争生态学:河南、黄河及其他(19381950年)》开辟了军事与灾荒、战争与环境的综合研究
2015托比·林肯《战争与和平中的中国城市化:以无锡为例》讨论抗日战争时期与战后无锡的城市化

依据上表,指出英国学者研究中国抗战史的趋势并进行阐释。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核心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5 . 政治制度文明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基本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着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继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并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创制”和秦朝以后的“变局”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中央机构有何重大的调整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罢宰相”的“高皇帝”是谁?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趋势的继续:苏联在经济上衰退,在政治上僵化如故,但在军事上保持强大;它小心翼翼地保卫其正在衰落的东欧帝国:它与美国的关系没有重大变化,并与美国在三条中心战略战线继续进行竞争。

——(美)布热津斯基《未来十年美苏关系展望》

材料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材料三“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美苏关系的基本状况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美欧关系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世界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7 . 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四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同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变化,而是由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有哪些?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府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指出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
2016-11-22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烟台市二中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崭新的开始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遥远的部分连结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的工业,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问题:
(1)概括材料一、二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相同与不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认为“1763年至1914年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根据所学知识,例举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三项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52年前的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徐向前发表声明,停止炮击,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材料二   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访友、观光或者来做生意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已有近800万人次,其中1995年达133万人次,占台湾出境人数的1/3。大陆去台湾探亲和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人员也有?000多人次。

材料三   在8.23金门炮战51周年之际,传来了建设金(门)厦(门)跨海大桥的消息。金门与厦门只有一海之隔,相距17海里,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的客船只要40分钟左右就可抵达。台方提出的方案是和大陆共同合作,从厦门大嶝岛或是小嶝岛建立跨海大桥直通金门。当地不少民众认为,大桥一旦兴建,可以带动双方交流,那时金门就不是孤岛,不但可减少战争发生的可能,还可解决金门水电问题,金门就可建设成“厦门的后花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台海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归纳80年代至90年代两岸关系进展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举两例说明中国人民捍卫台湾主权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4)对比材料一、三,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意义何在?

10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
材料三   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