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下表为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宋铜钱铸造额历年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年份每年铸额(万贯)每人所占额(文)记载文献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50《宋史》
至道中(996年)8040《宋史》
咸平三年(1000年)125《宋会要辑要》
景德中(1006年)18390《宋史》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12558《玉海》
天禧末(1021年)10553《宋史》
天圣间(1030年)100《群书考索》
庆历间(1045年)300131《梦溪笔谈》
皇祐年间(1050年)146《玉海》
治平年间(1066年)17058《宋史》
熙宁年间(1077年)373121(宋会要辑要》
元丰间(1080年)506203《文献通考)
崇宁五年(1106年)289.4《玉海》
大观前后(11071111年)29066《宋史》
宣和二年(1120年)300《宋史》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说明北宋铜钱铸造额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成因。
(2)分析说明上述变化在北宋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2022-12-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5.45亿
1750年19.213.11.67.28亿
1850年22.78.15.111.71亿
1900年24.97.49.016.08亿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材料二  世界工业增长指数(以1913年为100             

时间185018601870188018901900       
指数91320264159

材料三   17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图)

   

材料四   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1920年城市人口是全国总人口的51.4%,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

材料五   巴黎景象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查尔斯·波德莱尔曼纳哈塔


(2)根据材料二、三、四、五,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曾在世界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它在技术上的优势地位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它的工业品行销全世界,在世界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1812年到1913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大约为17001820年期间的3倍。这个时期是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经济表现突出的基本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加速,以及它所伴随的实物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劳动力国际分工的改善。在此期间,英国的出口年平均增长达到39%,几乎是GDP增长率的2倍。

——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

材料二             英国经济和进出口变化上的主要趋势(19641979年)

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341377404411
通货膨胀率(%3178169134
失业人数(千人)372555542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62626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10086299910571128
进口渗透率(%)11817123325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1441088897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强大的因素。
(2)结合材料二说明英国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撒切尔夫人任首相(1979—1990)期间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33.319.76.2
印度24.519.78.61.7
英国1.94.319.918.5
美国0.12.47.2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作为第一个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曾在世界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它在技术上的优势 地位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它的工业品行销全世界,在世界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在1812 1913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快,大约为17001820年期间的3倍。 这个时期是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经济表现突出的基本原因是技术进步的 加速,以及它所伴随的实物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技能的改进。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劳动力国际分工的改善。在此期间,英国的出口年平均增长达到 3. 9%,几乎是GDP增长率的2倍。

——钱乘旦、许洁明《大国通史: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强大的因素。(1。分)

材料二   下表英国经济和进出口变化上的主要趋势(1964-1979年)

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34.137.740.441.1
通货膨胀率(%3. 17.816. 913.4
失业人数(千人)3725555421344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1.62.62. 65.7
工业产出指数(1975= 10086.299. 9105. 7112.8
进口渗透率(%)11.817.123.325. 7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14.410.88.89.7

崔士鑫《政策的风向标:英国政党竞选宣言研究(1900—2005)》


(2)结合材料二说明英国社会出了什么问题,撒切尔夫人任首相(1979-1990)期间 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卡片一                                                                   卡片二

材料二 二战胜利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斗争出现新高潮,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批涌现,开始了走向联合的道路。从世界格局的角度看,第三世界的成熟与发展,是在雅尔塔格局的框架内发生的。……而历史在接近20世纪尾声的时候,突然结束了两极格局,再次把多极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

——摘编自赵立冲《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1)根据材料一中卡片内容,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根源。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在雅尔塔格局的框架内”发展中国家“走向联合”的表现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020-07-2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
7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明代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
(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吏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

——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

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时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造,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以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000件展出品如引整、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

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全球化三方面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