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中枢机构

材料一

时期丞相命运
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唐朝中枢机构以三省为核心,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遇有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来决定政府一切最高政令。皇帝的一切诏、敕、制书,均需在政事堂会议研究讨论,然后决定是否颁布,而且下颁的诏枚需要宰相副署,并盖上“中书、门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则就是违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就可以不执行。

——摘编自《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三   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门下)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七《官制总序》

材料四

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后内阁苜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
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中枢机构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协调君权与相权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的新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变化(%)

欧洲非洲美洲中国世界总人口
165018.318.32.422.95.45亿
175019.213.11.630.97.28亿
185022.78.15.135.111.71亿
190024.97.49.024.916.08亿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为“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提供了哪些条件。
2023-07-12更新 | 39次组卷 | 3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线上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33.319.76.2
印度24.519.78.61.7
英国1.94.319.918.5
美国0.12.47.2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850年,过去不仅仅是过去,而且是死亡的。工业革命以后的世界,有着全新的形象,这种形象,与过去的社会是截然不同的。工业革命对当时的社会起了巨大的改造作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牧民转变为无生命驱动机器的操纵者。从此,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同时,从那时开始,也为我们生存的环境布下了阴霾,对社会政治问题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近代英国工业革命》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关于工业革命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2023-06-0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科技创新,中国创造。

北京时间20224169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声誉。


阅读下列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

时间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自《自然科学大师年表》


(1)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1500年后中外科技发明所占比例变化的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

项目

18世纪60年代一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科技中心、贸易中心

------摘自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表格信息分析“世界工厂”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的原因?

材料三:20152020年九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趋势:2020年与2015年相比,中国与美国的差距由59.34缩小至57.17,与德国的差距由12.95缩小至9.92,与日本2016年的差距由8.12缩小至2.17

表1 2015-2020年各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值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美国

165.12

172.28

170.99

166.08

168.71

173,19

德国

118.73

121.31

124.96

127.15

125.65

125.94

日本

107.13

112.52

111.84

116.29

117.16

118.19

中国

105,78

104.34

108.94

109.94

110.84

116.02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科技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2023-03-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地域年代

西汉元始二年

(公元2年)

唐朝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

北宋元丰三年

(公元1080年)

南宋淳熙十四年

(公元1187年)

北方

965

493

459

679

南方

111

257

830

1280


概括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的趋势,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022-11-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不同时期人口统计表

时期人口数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371400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41419712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52 919712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030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2432

——据姚开建《中国经济学名著导读》整理

材料二   安史之乱后 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人口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后人口剧烈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藩镇对唐朝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图中选取一条曲线,指出其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50年(%)180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33.319.76.2
印度24.519.78.61.7
英国1.94.319.918.5
美国0.12.47.223.6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概括表中四国产品在世界份额中的变化趋势,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10年代日本棉纱对华出口情况示意图


——据森时彦《1910年代的中国市场与日本棉纺织工业》

材料二   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胶州海关洋货直接进口情况简表(单位:百万海关两)

国别

1921年

1922年

1931年

日本

30.00

39.07

40.50

美国

2.70

5.59

14.55

英国

1.48

2.45

8.52

——据茅家琪《中国旧海关史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棉纱对华出口变化的基本趋势,并指出1915—192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组数据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10 .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选官制度都极为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武则天7311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347
唐肃宗164
五代4624吏职、幕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63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宋朝严禁“行卷”考试前,考生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影响力的高官,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防止以字识人。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选拔官员的特点。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宋选官制度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其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