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元朝时来华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他于1275年来华,旅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同时, 围绕《马可·波罗行纪》真伪的争论也从未停歇。

材料一:通观国内外学术界的马可·波罗研究史,怀疑论者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主要论据是两点:一是在元代的中文文献中找不到一个名字叫马可·波罗的欧洲人,二是马可·波罗漏写了若干中国所特有的事物,如万里长城等。

——黄时鉴、龚缨晏:《马可·波罗与万里长城》

材料二:元朝旅华的西方人基本上是按宗教、民族各成聚落,且互相矛盾,彼此隔绝。这就决定了马可·波罗在中国逗留的时间哪怕长达17年之久,他的人事活动范围却只能很小。元代的中文文献保存下来的实在很有限,即使马可·波罗的名字曾经被记载下来,在文献大量佚失的情况下,他的名字也可能消失。

——周良宵:   《元代旅华的西方人》

材料三:修建于秦汉时期的长城,在魏晋以后已失去了标志疆界和防御外敌的作用。到了元朝,长城建筑已破败不堪。蒙古本来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过去中原王朝建立长城就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蒙古族统治中原后,原来的长城位于蒙古帝国的内腹之中,蒙古的统治者自然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除了极个别的关隘被人们加以修缮利用外,长城的绝大部分都已成为荒芜的遗址。

——朱偰:《万里长城修建的沿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可·波罗行纪》遭到学者质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者认为《马可·波罗行纪》具有真实性的理由。
2024-05-2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我国人口增殖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粮食奇缺的严重矛盾。这时,也正是中西交通相当发达的时期,为了解决粮食的不足,以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三种作物为中心,一些海外作物开始大量引入我国。这些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传入和传播的历程,不仅有关心农业生产的商人、知识分子、官吏乃至乾隆皇帝的推动,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各族人民反复试种和辛勤劳动的结果。

——摘编自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材料二:高产作物的传入,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到了清中后期,随着它们在全国范围的广泛种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因其能够增加粮食总产量,对解决缺粮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粮食商品化的发展,也为山区垦殖提供了基本条件,不但促进了经济作物种植的发展,而且直接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引入中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产作物引入我国的历史影响。
2024-05-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3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两会期间与广西代表团代表座读时指出路”战略规划对广西的定位是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纲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最大的优势是沿边、靠海,是陆海相连的交通枢纽。早在汉武帝时,广西合浦新开辟了通往印度、斯里兰卡的航线,成为走向东南亚、南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近年来,广西坚持江海陆空并进,重点编织港口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和通信光纤网“五张网”,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港口联盟、陆路通道和航空枢纽,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大通道初步形成。

材料二   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的过程,也是跨国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的过程。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19亿人口,族群复杂,宗教文化多样,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随着产业对接与产能合作的日益深入,源自复杂社会差异和宗教文化差异诱发的摩擦也会日益频繁,如何管控好摩擦,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也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广西搭建了与东盟国家的众多人文交流平台,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文化展、中国—东盟出版博览会、中国—东盟国际少儿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缔结了43对友好城市,形成了广西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中越青年大联欢、广西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一系列交流机制与平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可金《广西可将路”有机衔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西对接“一带一路”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广西与东盟国家建设大通道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为第一个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当时工业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形成数量庞大的无产者阶层,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实施保护劳工的政策。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对工人阶级实行“胡萝卜加大棒”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通过《镇压社会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意图扑灭在德国蓬勃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另一方面采纳新历史学派关于劳资合作和社会改良的主张,通过构建社会保险立法包括社会救济、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措施。1881-1889年间,德国制定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与残疾保险法》,1923年和1927年,德国又先后制定了《帝国矿工保险法》《职业介绍和失业保险法》,基本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

——摘编自汪连新、杨建海《社会保障制度理念历程与启示》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严重的失业使千万个家庭陷入饥饿与贫困之中,老年人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储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在这种背景下,罗斯福总统推行了扭转危机和缓和矛盾的“罗斯福新政”,美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正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保障法的概念,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也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制度朝着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跨了一大步。美国1935年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部以老年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第一次在一部法中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内容。

——摘编自杜长宇《中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差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4-05-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在统治机制的调节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阶级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民生联系民心,民心则关乎国运,治政之要在于固本安民。养民、恤民、患民、利民、富民等民生政策在传统的“民本”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政者因此需要将满足民众生活所需作为第一要务。统治者无论是重民、爱民,还是恤民、保民,作为民都是处于被动地位的。“民本”思想主张“民为邦本”“立君为民”,但“民”居于社会下层,又被称为“庶民”“黎民”“草民”,处于与“君”相对的被统治者地位。

——摘编自杨艳秋《“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本”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2024-05-13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6 . 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中,日耳曼民族居住在帝国北疆,莱茵河以东地区,在历史上与罗马帝国互动频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2世纪罗马人与日耳受人冲突(浮雕)

材料二   “他们中间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日耳曼人是令人生畏的战士,他们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小事由首帅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议决,如果人民不满意他的意见,就报之以喷喷的叹息声……他们天性纯朴,没有感染奸巧机诈,善待他人。”

——滴编自(古罗马)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1)指出两则材料在史料类型上的差异。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耳曼民族的特点。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耳其人的劫夺、海盗、从商船、商队和市场而来的苛捐杂税,都使东部地中海的商业发生危机…西欧各国的商人和航海家,开始愈益关心来寻找一条绕过阿拉伯人并避过土耳其领土的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发展后的欧洲商业经济,需要更多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对于欧洲的封建领主和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愈益成为经济目标所必不可少之物……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摘编自《哥伦布之梦》萨尔瓦多·达利1958年

材料三   价格革命在欧洲具有重大的社会后果。由于价格革命,新兴的工商业阶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地主与富农,都占了便宜。反之,工人们因食用品价格的高涨,大大吃亏了…地主、领主,从自己佃户或租户收取传统的封建地租(货币形态)者,其实际收入数额也大大减少。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假如你要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请你辨析一下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价格革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进行阐释。
2024-04-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般认为,西方史学家中最早试图写一部贯穿古今‘通史’著作的是李维,李维在他的《罗马史》中说得很明白:‘我是要写一部罗马人的全史,始自罗马城的建立,直至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而另一位历史学家塔西佗则执意要揭露罗马帝国早期统治者的真相,他的历史著作集中于描写宫延内部的种种劣行。与塔西佗同时,一位出身于希腊中部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写作了一本传之久远的传记史学著作《希腊罗马名人合传》,这是一部文辞优美、描写动人的著名传记作品。书中人物不但有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有立法者、演说家和学问家。”

——摘编自王晴佳《西方历史的观念从古希腊到现在》

材料二   司马迁幼时聪慧,10岁开始诵习古文,20岁时,周游了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了解了各地的一些风尚习俗和民间传说。《史记》全书上起黄帝,下迄“当代”(武帝时),以人物传记为主,体例严谨,内容丰富。司马迁作为一位史官,对西汉统治者极为不满,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除此之外,还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比较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民族国家的面貌。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罗马历史学家与司马迁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罗马史学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大量兴办,主要服务于大宗商品交易。至唐朝中叶,栖坊逐渐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由颇具资本的商人运营,成为专门为客商进行钱财寄存的地方,柜坊帮助客商进行钱财的保管,并进行柜租的收取,而且还能凭借相关信物来帮助客商进行款项的支付。柜坊还兼营放高利贷,客商通过粮食和布帛等作为抵押,以此借取回访的钱财还款的利息大约超过40%。由于柜坊所拥有的资金量较大,所以富商都愿将钱财寄存其中。而主要的剥削对象还是唐朝的农民。著名经济史学家傅筑夫曾经说过,唐朝的柜坊可以说是纯粹的专门经营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早于欧洲的奥格斯堡和佛罗伦萨700多年。

——摘编自孙金文王常健《“柜坊”对唐代商业发展的影响探索》

材料二   明清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加速了金属货币的流通,从而造成市面上钱色不一,这就促使银钱兑换业得以发展,由此催生了专门经营银钱兑换业务的机构——钱铺银号,明清时期,“钱铺开设随地皆有”,钱铺银号大多在县城及大城市,而钱店、钱桌、钱肆在县及镇一级区域。为了平抑钱价,雍正年间下令开设官钱铺,由户部提出相应的钱法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八旗军饷拥堵甚高的问题。由于钱铺银号的经营环境相对宽松,在运行中因一些不法商人从中谋取利益,为此清中期对钱铺银号管理更加“精细化”,开设前需要到内务府报备登记在册,并进行五家互保实行连带责任制度。此外对日常犯罪的打击、防范亦实行了诸多措施,如严厉打击盗劫者、对官员疏忽问责等。钱铺银号以经营银钱兑换而兴起,随着发展存放贷、发行银钱票等逐渐成为主业。就借贷来说,覆盖对城乡贫民的生活借贷、对手工亚、矿冶业及运输业的资金放贷和对工商企业进行经营性放贷等多种放贷渠道。

——摘编自刘娜《明清时期钱铺银号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柜坊兴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明清钱铺银号发展的因素,并指出其与唐代坊的不同。
2023-08-27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实行的是二元行政体制。这种议会制下的二元行政体制是君主制长期演变的结果。原来由君主享有的权力逐渐转移到政府和首相手中。国家元首虽然体现了国家和政权机构的连续性,但没有权力也没有办法实施自己的政策,只能扮演一种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角色。在英国,国王是世袭的国家元首,同时是政府首脑、国家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世俗领袖。

——摘编自李晓东《英美政治制度比较》

材料二 一切征税法案应首先由众议院提出,但参议院得提议或赞同,关于此项法案之修正案与其他法案同。凡通过于众议院及参议员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但退还时应附异议书,发交提出该项法案之议院。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该项命令或决议或表决于发生效力前,应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

——摘编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王的职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法律的基本要点,并分析其体现的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