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改变了隋唐形成的运河格局。大运河的河道长度、漕运范围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运河的运转也变得更为复杂,这客观上对保证大运河正常运转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运河南北贯通,运河的格局、路线、重要性等方面都异于前代,运河漕运开始进入全新时期,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导致管理制度亦较前代有了明显的不同。虽然大运河全线贯通,但终元一代,海运占主导地位,故而研究元代大运河管理制度时不可避免要涉及海运管理。

——摘编自钟行明《元明清大运河管理制度的演进》

材料二   如图所示是隋唐大远河与元明清大运河的对比

材料三   没有东都洛阳的桥梁和枢纽她位,隋唐大运河就没有了核心和灵魂,也就无法起到沟通南北的作用;没有大运河,东都洛阳乃至全国的经济和文化都会黯然失色。

——摘编自洛阳师范学院大运河究中心《洛阳在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影响》

分析说明元代运河改道的利弊。
2022-01-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多数的西周封建论者都把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看作是中国封建领主制形成的重要标志。例如,范文澜认为,西周的“天子、诸侯、采邑主都从分封里建立起自己的权力,形成了整套的统治体系”。王亚南把西周在灭商后逐渐选择和创制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划分等级和颁田制禄等一整套办法,概括地称为“封建制度”。

西周封建论者一般都认为,宗法制度和封建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把宗法制度看作是中国封建制的特点。范文澜说,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统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里都是存在的,它对贵族领主来说是一种加强统治的力量,对农夫来说也是一种组织力量……

——摘编自林甘泉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

材料二 秦国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封建社会的这一发展,意味着农民与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隶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放松,或者说农奴制得到废除。

从封建领主制到封建专制主义的道路,是用农民的尸骨铺平的。在覆灭六国的残酷的战争中,以及在后来无止境的土木徭役中,死亡的农民是不计其数的,农民用自己的鲜血刷红了阿房宫,但他们得到的报酬是一副新的枷锁、一套新的剥削制度以及新兴地主阶级的赋税和徭役。因此,在农民看来,这不过是以暴易暴而已。

——摘编自翦伯贽《秦汉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封建论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宗法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作者对秦统一中国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季末年,“潘侃(徽州商人),少时随着伯父、叔父入蜀经商,后又从父亲手里领取了少量资本,转贩于荆(湖北荆州)扬(江苏扬州)吴楚之间,不久成为大富翁”。此后,他的两个儿子继续从事父亲的事业,“家业大饶”。

——摘编自张海鹏、王廷元《徽商研究》

材料二   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封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典当业也因左宗棠垄断及外国银行的侵入而中落。茶、木两商则由于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连年亏损。尤其是随着帝国主义入侵,外资渗入,国外商品倾销,徽商经营的行业大多被其替代。同时与帝国主义、军阀官僚联系密切的广东、江浙财阀开始兴起,只掌握传统商业知识、技能的徽商,在商业领域逐渐失去其操纵、垄断和独占的地位,开始走下坡路。

——摘编自庞利民《晋商与徽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潘侃及其后代“家业大饶”的社会条件。(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致使徽商“开始走下坡路”的因素;说明徽商当时“自我救赎”的办法或途径。(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2022-01-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自张东刚《政府消费支出变动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00年前,世界经济是多中心的,中国是中心之一。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欧美国家是中心区,中国由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之一逐渐边缘化,成为欧美国家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料产地;由于缺少先进的交通工具、运输费用昂贵、“厘金”制度阻碍、西部产品质量不佳等原因,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大,西部内陆成为东部沿海制成品的销售地和原料来源地。这样,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之间也形成了中心-边缘关系。

——摘自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消费的变动趋势及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格局从中心走向边缘的原因。
2021-12-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450-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和平民以过去的习惯法为基础共同制定的成文法。其内容包括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刑法与民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它不仅规定了残酷的奴隶制,而且还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如第三表中规定,在一定时期后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至台伯河以外之外邦;如果有多数债权人时,他们甚至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

——摘编自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唐律疏议》是唐朝长孙无忌所撰,是对唐律的逐条注解。其内容包括《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捕亡律》《断狱律》等。它把谋反、谋大逆谋叛等定为“十恶”罪,严禁赦、减或赎免;对欠债之人则“百日不偿,合徒一年;更若延日,及经恩不偿者,皆依判断及恩后之日科罪”。唐律的规定中,刑中显德,出德入刑。

——摘编自张煦琳《谈<唐律疏议>体现出的“惩教结合”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律与《十二铜表法》对债务事件处置不同的原因。
2021-12-07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红色七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鉴于宋代财政上的入不敷出、长期大规模的长途军需供给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应因势利导,达到官民共利;从直接全面垄断到间接部分垄断,从而出现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出现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博弈均衡,在经济上从政府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转变,并在治理中尽可能地克服官办特有的低效率带来的财力、物力巨大浪费,降低政府管制成本,同时提高生产者积极性和产品质量,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和简单再生产能力,避免社会与政府的对立,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增进共同利益,对封建商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方宝璋《略论宋代政府经济管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基于市场性政策工具的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调整的原因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政府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
21-22高一上·河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千年前,宋辽通过经济手段唤醒了雄州的边贸潜力。一千年后,在这里拔地而起的雄安新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着中国北方的经济新奇迹。

材料 澶渊之盟达成不久,雄州知州何承矩一面奏请开设椎场,一面与辽朝新城榷场都监刘日新密切接触,商议重开双边贸易事宜。…通过榷场,宋朝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海外香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塞外,而辽国的牲富、皮货、草药、井盐等也陆续进入中原百姓人家。双方官府也开辟了新的财税来源。……榷场贸易受官府保护,为了保护既有的游戏规则,防止商人进行非法交易和走私活动,以政府指定的“牙人”为代表的中介就应运而生。…边贸,改变了宋辽对对方的态度,使世代仇敌化身商业伙伴,剑拔考张变成了称兄道弟,商业的力量可谓强大。……辽国从宋朝进口了关乎国计民生各方面的物资,时间一长,对宋朝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辽国对宋朝出口中马匹占得比重很大,久而久之,宋军先前薄弱的骑兵部队渐成规模,机动性和战斗カ大为改进…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由植场流入辽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州榷场开设的原因及権场贸易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州榷场设立的影响。
2021-12-02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新知学校2021-2020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溪山战役是越南抗美救国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整个战役期间,美军和南越参战人数45000多人,北越17200多人;美军和南越死亡人数28003500人,北越1000015000人。溪山基地是封锁北越从老挝向南越渗透的5条通道的“大锁”,而且还是“麦克纳马拉防线”西段的重要支撑点。1966年后溪山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接管。1968126日夜,越南人民军向溪山要塞外围的老村高地发起围攻。第二天清晨,越南人民军占领了老村高地。2月初,越南人民军对溪山要塞内部的蒲登县美军营地发起进攻,双方损失巨大。美国和越共双方都把溪山看作消灭对方有生力量、打击对方士气的决战场地,这种意图决定了战争的惨烈。在整个战役中,越南军民的游击战,忽东忽西、忽聚忽散,使美军疲于奔波却始终捉不到越军主力。战役期间,美军共出动F-4、F-105等各型战机2万余架次,投弹8万吨。越南战场的大量血腥画面引发了美国国内反战示威大游行。75日,美军因战局不利放弃溪山,溪山基地被正式关闭。

——据何强劲《丛林中的血火孤岛之战——战史回眸中的溪山战役》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溪山战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溪山战役的启示。
2021-11-18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租佃制在秦汉时期即已出现,到宋代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宋代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并将无地农民编入国家户籍,在形式上使客户获得了与主户齐等的地位。实物地租形式在当时占据着绝对的支配地位,货币地租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逐渐开始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两浙路等地区,出现了“二地主”,他们并不是真正租种土地的劳动者,而是将租到的土地再进行转租,成为新的剥削阶级。

——摘编自张雪雪《北宋土地租佃制度探析》

材料二   1315世纪,英国的封建领主开始主动取消农奴制。由领主准备“公簿”存放在庄园法庭,农民得到副本。公簿上一般都写有这样的内容:农民取得自由人的身份,原来作为农奴时所耕种的“份地”仍归农民耕种,作为租地;农民按年缴纳货币形式的地租,在租期内数额固定不变;农民可自由经营这块土地,在传给下一代或转手他人时,须向领主缴纳“死后税”或许可税;农民仍是领主治下的子民,要继续效忠于领主等。违反上述规定的,要处以罚款和制裁。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租佃制的新变化,简析其原因。
(2)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两国农村生产关系变化在内容和影响方面的相同之处。
10 . 纺织业的发展,一定程度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是我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丝织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件精致丝织品的生产,与缫丝、织机、印染、刺绣四种工艺密切相关。丝织品品种有锦、绣、罗、纱、缦等二十余种,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蜀锦……家庭纺织业是汉代普通编户民的一项重要副业,所谓“男耕女绩,天下之大业也”,在小农家庭中已是“女有余布,男有余粟”……小农家庭还有一定量的剩余丝织品流入市场,为家庭创收。

——摘编自吴方浪《丝织品消费与汉代城市经济》

材料二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毛纺织业曾是英国工业革命前发展最强大的手工工业。然而仅仅在18世纪开始的40年间,英国棉纺织业却迅猛发展,并取代毛纺织业成为当时英国工业的中坚力量。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是以棉纺织业为起点。自18世纪60年代起,各类新发明和新专利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其中,以棉纺织业最为突出,专利发明数量最多……在英国政府政策的激励和支持下,推动着英国产业结构从农业国转变成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并作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口号,使其在世界上率先走上了工业革命的道路,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独揽世界经济霸权。

——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织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代丝织品的外销情况。
(2)阅读材料二,列举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在棉纺织业方面的重要发明。结合所学指出英国政府以何种经济政策推动其“转变为以工业和贸易为主的工业化国家”。
2021-10-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