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先秦儒学的重要观点

角度内容影响
天人规天意不可违;天人合一;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强调了纲常伦理;论证了君主的权力
民本思想
内圣外王之学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身以安百姓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①②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乙、丙分别是中国古代三个统一王朝的形势图(部分)


(1)读图,判断甲、乙、丙所处的历史时期。
民族交融的方式措施
(注:下列空格里填写字母)
军事征服

政治联姻G
设置机构A
贸易往来
H
因俗而治
J

(2)中华民族历史上,民族交融的方式多种多样。请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备选项填入表格。(只填字母)
2021-11-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允许部分农副产品的生产交换可以完全由市场调节,并明确了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目标。这一年不少省份出现了“万元户”。

1984年四川、河北、湖北、福建等省百户“万元户”基本情况表

户数人口劳动力纯收入(万元)
种植业(蔬菜、花果、粮食)2319611229.02
养殖业(家禽蜂虫、猪、牛等)181317320.15
工业、手工业(工业品加工、农产品加工)962489.19
交通运输业2921110531.09
服务业1621.20
建材业1521.20
综合经营191629419.41
总计100773436111.26

(1)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万元户”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万元户”出现的原因。
4 .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达3万万之众的民族,被一小撮欧罗巴人打败,亚洲最大的帝国向西方贸易与文明开放,这便是现代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这场斗争之结果。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西方民族强暴的侵略与民族扩张,又不自觉地裹挟着一种不能用意志和感情化解的历史内容,那就是逼迫中国改变几千年来的传统封建制度。

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谈谈你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理解。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9世纪
90年代
戊戌变法运动

康有为等“公车上书”拉开序幕,光绪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思想的学者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并反对旧伦理、旧政治、旧艺术、旧文学等

(2)概括上述表格中所列历史事件反映的共同主题。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意义。

材料三


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内(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1935年,《八一宣言》

1936年,中共为逼蒋抗日,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机!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7.8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是如何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列辽夏金文化有关史实和材料,回答问题。
领域史实或材料
思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小说、戏曲宋词: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
话本:宋元时期盛行,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科技印刷术:雕版印刷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战争。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元朝郭守敬创造出简仪(天文观测仪器);编定了《授时历》。元朝王祯《农书》,记载了南北方农业技术和工具。
从表格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提炼出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或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著名学者程汉大在《西方宪政史论》一书中,对英、法、美、德四国宪政进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如表所示是书中对四国宪政的部分表述。

他们还凭借理性进行前人未尝试过的大胆创建,构建了一套双重分权的复合式政治制度虽然国家的外形没有任何改变,但权力的中央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主权无可挽回地转到了国会一边在西方主要国家中,该国的宪政历程比较艰难,究其原因,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一个特别强大和桀骜不驯的国家权力就像一个对自己的作品(政体)永远难法满意的孩童,在海滩上一遍遍地、无休无止地用沙砾构筑他理想的城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数字所对应的国家,并说明理由。
2021-12-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名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

总方针外交原则时期外交成就影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代 1954年倡导以▲ ① 作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1954—1956年,与亚非欧7国建交,与英、荷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50年代末60年代初支援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建交高潮。赢得友谊信任,提高国际地位
1964年, ▲ ②实现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70年代1970年,与西方5国建交,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④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 ▲③ ,中日建交
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材料二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现在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并不小,但是,如果我们的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强大起来,起的作用就会更大。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


(1)根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缺填写完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方向。结合书本知识,简述进入21世纪至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前,我国外交活动的主要成就。
2021-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表现说明
有利因素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由于一战爆发,西方各国不可能继续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从而有利于民族工业市场的拓展。
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日本妄图独霸中国,加大对中国侵略,激起各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热情,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日本对华侵略加剧一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9 . 经济格局

中国历来疆域辽阔,南北经济也基于不同的自然、历史环境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又互有联系的经济格局。


(1)以下是描写某朝经济情况的文献,请将文献序号填入表格(多选填字母)

A.当时临安之民,复私置便钱会子(纸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B.苏湖熟,天下足。—高斯得:《耻堂存稿·宁国府劝农文》

C.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周辉:《清波杂志》

D.京师(东京),天下富商大贾所聚。—丁特起:《靖康纪闻》

E.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范成大:《骖鸾录》

1.农业
2.商业
3.手工业

(2)根据这些文献的内容,你认为它们描述的是什么朝代的经济情况?请简述你的理由。
针对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有同学搜集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季恭等传》

材料三: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部,北方占其八……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南北各占五道……北宋分天下为十五路,北方五路……南方十路。

——雷海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3)有学生认为从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生产技术的变化”与“人口分布的变化”,进而可以从中推导出“经济格局的重大转变”。你从材料中看出技术与人口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又能体现出经济格局的什么重大转变?

(4)历史上,两宋政权对外都以软弱无力著称,特别是靖康之耻后,时人都认为宋代会就此灭亡。然而南宋小朝廷又坚持了152年,甚至在独自面对蒙古军队时,南宋也坚持了40余年才灭亡。这其中除了军事与政局的因素,也与地理、经济和人口因素有关。请你根据地图和之前小题的材料,谈谈上述因素对南宋政权延续所产生的影响。
2022-03-06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航海、食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越洋输送人类和商品的交易网络的性质……16世纪,几种新的主食从新大陆引入旧大陆,包括玉米、木薯、马铃薯和若干不同种类的甜味马铃薯和番薯,它们促进了人口增长,维持了非洲到美洲的大规模人口海上迁移。这种迁移本身是对廉价和顺从劳力需求的一种回应,也迫使欧洲定居者在他们新开垦的土地上种植必需作物。

—— [英]菲利普·德·索萨《极简海洋文明史》

材料二

观点视角史实解析
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欧洲是以自己为中心而组建了一个世界。
——摘编自[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
       
            
示例: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的商贸活动和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当欧洲人在海洋上赫然出现时,他们却不是主角……欧洲是用它从美洲获得的金钱,买了一张搭乘亚洲列车的车票……近代的历史并不是由一个欧洲的世界体系的扩张塑造的。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世界视角示例:新航路开辟后,亚非拉国家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传入美洲后对当地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两种必需作物。简析“新的主食引入旧大陆”产生的影响。
(2)关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史学家们有不同的观察视角。请根据示例并结合所学,以18世纪-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将表格“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2022-02-2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