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今教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广为流传,历代沿用。以《三字经》的编写为例,它语言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学,表达简明扼要,格式富有韵味。著名学者也参与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言语”,而且“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

——摘编自秦海霞《谈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了统一教材制度的战略决策,加强了教科书编审工作力度和政治内容的把关。从195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科书,集中全国之力协同攻关,选调和集中一批学科专家、名师和专业编辑,全部采取集体讨论的工作制度和社内外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保障了教材质量。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4年至1956年编成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30种30册,课本93种233册”。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使全国所有地方、学校、学生都使用上了高水平、权威性、国家级的全学科教材,解决了过去供应迟缓、版本不一、发行混乱的问题,开启了新中国“一纲一本、统编统用”的新时代。

——摘编自郭戈《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后国家统一编订中小学教材的意义。
2 . 文字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喧哗自有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举例特点介绍

成熟2003年济南出土的甲骨文 (局部)。经过对已经发掘出的8片有文字的甲片进行清洗缀合7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 25个清晰的甲骨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母”进行祭祀。
新义《说文解字》中已有这个字,读作jie,只是到了20 世纪 20年代,被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刘半农等人发展意义,才出现了t这个音。“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人称的女性。

新创“砼”字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于1953年创造的。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书写费力费时,于是蔡教授用“人工石”三字代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观点,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之所以被推崇,就在于它“于礼以为出入”。唐朝统治者在制定、修撰法律的活动中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思想。从《唐律》条文上可以看出,皆“一准乎礼”。

——摘编自刘磊、邵东伟《试述〈唐律〉立法方面的特点》等

材料二   《唐律疏议》指出国家惟刑是恤,恩宏博爱,以刑者不可复属,死者务欲生之。《唐律疏议》规定的“十恶”是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疏议》对老幼废疾减免刑罚,实行同居相隐不为罪,即亲戚之间可以隐瞒有罪之实。《唐律疏议》还规定,凡是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出现民事、刑事纠纷,就要按照他们国家的法律去处理;如若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民事、刑事纠纷,就要适用于唐律。

——摘编自陶舒亚主编《中国法制史》


提炼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 19世纪中期至 20世纪初英、德、美三国资产占世界总资产的比例变化情况(单位:%)。

年份1850187018901913
英国59533214
德国3131621
美国15163547

——摘编自金炷森《近代以来世界经济秩序变迁与东亚作用研究——以东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和交为中心》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示为学者张联朋《用唯物史观整体认识世界近代史》一文中关于世界近代史发展演变的几个视角。

视角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视角二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促进)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

视角三

生产力再次推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与加强

视角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个视角,据此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7-08更新 | 15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英国、美国和法国走在前面。

根据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与资产阶级革命实践"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历史上每一场重大社会变革,每一次文明的进步,包括科技领域的每一个发明创造,无一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极大地推动和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历来与时代的要求,历史的使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潘庆华--《解放思想与科学发展》

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包含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

事件

主要内容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建立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新式学校,建成新式海军
19世纪90年代末戊戌维新运动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支持下推行百日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除旧布新
1931年—1945年抗日战争14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党派、各政治力量共同抗战,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依据材料,提炼上表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主题,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加以分析说明。
9 . 阅读所给诗词,完成下列要求。

《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毛泽东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之事待商量。

祖龙虽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反文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外交以革命为视角,基本诉求是建立新型外交关系,核心观念是独立自主与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转以发展为视角,外交工作紧密配合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发生重大变化,做出和平与发展的新判断,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做了新诠释,致力于建立均衡的对外关系。中国成为现存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谋求以渐进方式推动国际秩序的改进,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兴大国。面对新挑战,中国的外交观念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

——摘编自章百家《新中国成长历程中外交观念的变迁—从革命的、民族的视角到发展的、全球的视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