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法虽然是以代表贵族利益的《十二铜表法》为成文法开端的,但却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从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时期的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社会的公民,其内容主要规范的是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很少规定公民个人财产关系。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罗马社会矛盾呈现出新的变化,万民法应运而生。万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与来自罗马社会之外的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之间的商贸关系,即主要规范人与人之间的所有权和债权关系,程序方面主要是规范贸易纠纷与财产纠纷等民商事纠纷,有关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内容涉及较少。具有悠远历史的罗马法形成了较为全面、成熟、深刻的思想与体系,因而其成型的法律理论为其他国家所称道并延续,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也理所当然地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并改进。可以说,罗马法是当今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不仅有具体的法学理论、法律规则延续至今,一些总括性的原则、法理精神也已经渗透到现代社会,对许多国家均有深刻影响。

——摘编自李笑玥等《〈民法典〉对罗马法的借鉴与回应》

材料二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这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

——摘编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彰显了对过去在特殊立法中作出的精确立法抉择的尊重,加强了中国法和罗马法之间的纽带,并为中国法律制度的发展作出了兼具现实性和未来性的贡献。这一切都没有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法律特征和基础。

——摘编自[瑞士]Martino Emanuele Cozzi(陶然,翻译)《〈民法典〉中的罗马法轨迹》

(1)根据材料一,概述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编撰《民法典》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归纳法治文明建设的启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英美先后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性大国,19世纪是英国崛起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崛起的世纪。下表所示是英美两国确立其世纪主导地位的特点(部分)及简要说明。

特点英国美国
制度先行在“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自此国家制度保持稳定并不断完善,为进行工业革命和对外扩张提供了制度保障1787年宪法颁布和南北战争后,统一的国家建立并得到巩固,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崛起扫清了障碍
军事称霸16世纪下半叶以来,先后打败主要竞争对手,逐步确立海上霸主地位,不断进行海外扩张二战后,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主导建立北约组织,军事力量遍布全球,保护其广泛分布的经济利益

——摘编自宋英杰《对全球经济主导地位更迭的思考与建议》


请仿照上表,延续材料主题——英美两国“确立其主导地位”,另行归纳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3-04-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印度工业衰退。

1800-1850:欧洲蒸汽驱动工业能力急剧增长。

1805-1849:默罕默德·阿里统治埃及并提倡工业化。

1831-1848: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35-1918:美国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在世。

1839:英国迫使埃及终止对棉花工业的保护。

185378;佩里驶入东京湾。

19世纪中叶:着重军事技术的日本工业化。

1860:农民革命控制大片中国领土;英法联军占领北京。

186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

1871: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巴黎公社革命。

1868:日本的明治维新。

1877-1900:日本对外贸易额增长10倍。

19世纪90年代:美国的钢产量两倍于英国。

1895:日本在争夺朝鲜控制权的战争中打败中国。

                                 —摘编自[]非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上述材料是19世纪世界发生的部分重大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归纳不少于两个阶段特征。示例:“科技快速发展的世纪”,考生归纳的阶段特征不能与示例重复;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位学者在探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时,归纳了以下三个主要条件:“一是必要的阶级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准备;三是一定数量的骨干。”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围绕材料信息提出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流行词反映了社会的变迁

时间流行词汇
1840−1912师夷长技、洋布、洋火、兴民权、革命……
1912−1949共和、约法、民主、科学、实业救国、牺牲精神、民主自决精神、她……
1949−1978列宁装、三大改造、工业化、人民代表、粮票……
1978年以后专业户、乡镇企业、村民委员会、股票、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22-08-1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部族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材料三   拓跋魏自北鄙之平城,迁都洛阳,兴学校,作均田,崇儒术,弃胡俗,而一切改从汉制,实为魏之极盛时代……诸族遂大受汉族之同化……国中一切制度文物,亦无一不仿南朝。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

——摘自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本国史:上卷》和1928年《初中本国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三,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简要指出材料二、三,对孝文帝改革评价的不同。说出你对孝文帝改革的看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事件
          1785年万能蒸汽机应用于生产
          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限令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
       1832—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巴黎公社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提取至少两条相关信息,归纳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概述与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论证准确、评价精炼。)
2020-04-2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列出的是1776~1871年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史实。

年代事件年代事件
1776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1851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
1785瓦特改良蒸汽机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
1789—1794法国大革命1857—1859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1810柏林大学创办1859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25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1861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
1810—1826拉丁美洲殖民她独立运动1861洋务运动兴起
1832英国议会改革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48《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巴黎公社革命

——摘鳊自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归纳出其中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概述和评价该潮流。(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分别是战国时期中国的《法经》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结构与内容归纳表

内容说明
《盗》“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捕”即“捕亡”,是有关追捕逃亡的法律
《杂》“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主要内容备注
第三表:执行有关裁决执行的规定主要是有关债务的执行
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出现了“现金借赁”“要式买卖”等契约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律
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但以刑罚制裁的共有10条,其余作民事处罚
第十条: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条: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论)

2018-09-07更新 | 355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图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问题:根据图一至图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要求:提取信息要充分;总结和归纳的史实要准确、完整;解读和分析逻辑要严谨、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