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英国咖啡馆

材料   咖啡因超过了包括尼古丁和酒精在内的其他所有药品,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在天然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仅有石油的贸易额高于咖啡。但是,除了埃塞俄比亚高原这个弹丸之地,大半的人类历史长河并没有将咖啡纳入其中。只是在最近四个世纪,它才进入消费市场。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9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有学者认为,咖啡馆的历史不仅是“经济史”,同样也是“社会史”。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4-05-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工业化时代的世界大势

在这一阶役(17501914年),发生在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的第一次革命,受到了启蒙运动中自由和平等思想的滋养,这些思想随着贸易物资和移民从欧洲来到了美洲。从这里,美洲革命的成功又启迪了法国思想家。美洲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成功接下来又激发了海地和拉丁美洲的革命,打碎了那里的殖民锁链。与此同时,革命开始形成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认同,并且这种民族国家的认同迅速传遍全世界。到19世纪,工业化带来的新技术(包括铁路、蒸汽船和电报)使得思想、贸易物资和人们能够来到更远的地方,穿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遥远的距离。随着西欧的新兴国家、北美、俄国和日本开启了各自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全球影响加强了。这些强国接着将工业技术传到了世界上的每一块大陆。工业强国(特别是欧洲人和他们在北美的后裔)凭借技术优势征服和占领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广大地域。因此,在20世纪之初,主要的工业强国已经把世界划分成了大帝国,贸易、资源开发和移民的网络联系了每一个帝国。

工业和帝国锻造出来的全球联系网络并没有哺育出和谐。恰恰相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民族主义刺激了对自然资源、战略要地和国际地位的激烈竞争。而且,工业强国和帝国列强逐渐以种族优势为自己对世界的占领进行辩护,在所有被征服和被压迫的民族中间制造了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与列强之间的纠纷结合起来,造成了激烈的冲突,使得20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暴力的时代。

——摘编自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结合所学,任选材料中的三个视角进行解读。
3 . 科学教育

材料一   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简表

11867年,江南制造局办机器学堂,讲授物理、化学等课程。此后,格致书院(1876)、中西书院(1881)等新式学校皆设理化等课程,进行科学教育。
21904年“癸卯学制”把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矿物、生理、地学等列为教学科目。
3新文化运动中,学者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训练科学方法,“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结合,成为科学教育思潮。
41923年的初中课程中,科学课程占到必修课的40.2%;普通高中课程中文科的科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3.1%,而理科则高达44.2%。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人员不超过500人,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
6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向科学进军”激励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发展。
71963年,毛泽东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8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号召“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
91994年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分别达到5860个、3000个和11656个。1994年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达1865.9万人,是1978年的4.3倍。
101995年国家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2020年已经达到60.2%。
122016年,习近平回信鼓励八一学校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023年,习近平勉励育英学校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
13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增至7839.8万人,是1994年的4.2倍,是1978年的18倍。
14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筝。

——指编自上官云《中国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等

材料二   19912021年中国专利授权数量(单位:万件)

——据《辉煌70年》和《十年伟大飞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划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阶段并概括阶段特点。谈谈你对当今“科技人才”与“创新型国家”关系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掀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印度为例论证马克思“双重使命论”的合理性。
2024-04-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考)
5 . 茶贸易与文化交流。

材料   16、17世纪,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商品。那些贵妇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但冲的很淡,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午后茶成为一种降重而固定的礼仪。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随着英国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加快,茶叶贸易进一步扩大。正如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培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逐渐普及,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工夫茶到英式下午茶》等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英国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2024-04-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6 . 华侨与中华文化

侨批(闽南方言中称信为“批”)是海外华侨寄回家乡附带汇款的家书及回文。侨批盛行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目前整理约有16万件。

侨批1:本日报竞载,谓小吕宋华侨自演戏至今,已捐助革命军十万,又到去九百余人矣,至下等之人亦捐五元,甚然赞叹。中国人近来之爱国心大明也。

——191110月菲律宾华侨林书晏给黄开物的批信

侨批2:今者,愚欲与卿相商一事最利便于卿,何也?放足是也!放足之益实有数层,行路免艰难也;出外舟车免畏怯也;操作得自由也。有此三利而无一害,卿何妨而不为?

——1914年菲律宾华侨黄开物给妻子林氏批信

侨批3:迳复者,顷代收到抗日军政大学捐款国币贰佰元,当遵命转交该校当局。先生等关怀祖国抗战人才之养成,爱国热忱殊堪钦敬!

——1939年周恩来回复泰国华侨苏君谦捐款批信

侨批4:近闻塘(唐)山春耕久旱,农田受阻,将来早稻绝望,以致米价如此突涨猛进,各处灾民叫苦连天,饥荒来临,实吾潮之不幸也……幸得俺乡侨,募国币120万元之左右,惟该项汇至汕头商号,然后领取更为妥善。

——1946年马来西亚华侨蔡得松给祖父母批信

侨批5:家乡自解放后,在毛主席领导下,封建势力已告清除,资产阶级经被打倒,不论交通、水利等要旨,凡属国计民生者,莫不落力改建,海外华侨多阅报章,每得佳讯,除少数顽固分子外,莫不额手称庆,跃跃思归。

——1951年泰国华侨刘潮俊给父母的批信

侨批6:祖国现在大搞四个现代化,我们旅美侨民更希望祖国昌盛和强大,我们海外侨胞有好靠山。现自愿赠送日本国制汽车一部和录音机一部给华侨委员会。

——1979年旅美华侨邓奕豪写给家乡江门的批信

——(上述6则侨批从潮汕侨批数据库中收集整理)

以“侨批是华侨家国情怀的见证”为主题,从不同角度选择三个侨批文献并结合所学进行说明。(要求:写清所选择材料的序号,能够多角度进行说明,总结要紧扣主题进行提升)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简况

康熙朝1708年,康熙“谕传教西士分赴内蒙各部、中国各省,遍览山水城廓,用西学量法,绘画地图。”于1718年,完成了《皇舆全览图》。
雍正朝沿用为康熙朝测绘地图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尚不能进行精确测量的西域地区,仍在地图上以虚线标注。
乾隆朝测绘工作以大清技术人员为主,吸收在准部、回部进行实地测绘地图的成果,订正西藏部分错误。于1760年绘成的更完整、详细的全国地图《乾隆内府舆图》,达到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最高水平。
依据材料和所学,对康雍乾三朝绘制疆域图进行简要说明。(可从特点、原因、意义等角度进行说明)
2024-04-1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

1987牟,“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占识别,这些外销资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阅读以上的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出史实,并进行解释。解释可以从原因、影响或其他角度入手。)
2024-04-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位学者对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世界历史演变历程,作出了如下总结:

在大约公元1500年至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世界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近代早期阶段与公元1000年至1500年的那段历史不同,那时,东半球、西半球和大洋洲之间只有零星的交往:近代早期阶段也与公元1800年至今的现代历史不同,因为在现代历史中,民族国家、重工业、威力巨大的武器以及高效的交通和通信技术使得欧裔人口在世界的政治和经济中取得了优势地位。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根据材料,结合公元1500年至1800年的世界历史演变历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最惠国待遇

材料       以下为中美关系史上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的三次缔约谈判的条约文本(节选):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望厦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缔约双方之国民……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之待遇。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南京

缔约双方对来自或输出至对方的产品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对上述产品相互给予对来自或输出至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品在下列方面所给予的各种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向对方的商号、公司和贸易组织提供的待遇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或地区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1979年7月7日,北京


结合历史背景,从中美关系演变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2023-1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