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又造成了不同文化的交锋与碰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出发时,其身份是马其顿国王,不久后成为希腊联军统帅。经过十年征伐,他的国家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尼罗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统治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为女神伊西丝建庙;……他在远征中亚时与当地贵族女子罗克珊结婚。他的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

——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

材料三   文化的横向流动,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伴随着无情的暴力及血雨腥风。激斗的战场上虽说顾不上文化的影响,但慕力的势头一旦平息后,文化的萌芽就会在那尸骨遍地、枪炮零碎的土地上静静地发育起来。屈辱以及被征服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理所当然使人们产生一种渴求了解“先进文明”的愿望;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那我们就不能改变自己和命运,不能知道今后还将发生什么。于是,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整个落后的文化地区,就会形成一个典型的“文化法地”,处于“文化高地”上的较先进的文化,就会自然地流入到这块缺少“文化”的落后地区。

——摘引自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文化相关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05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直言:“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逐步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他尤其担心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同西方文明的对抗。”

——摘编自张旭鹏《“文明冲突论”遮蔽了冲突的本质》

材料反映了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对“文明冲突论”的相关认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4-08更新 | 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与“东亚”“中东”“第三世界”等词语并列。其含义演变过程,如表3所示。

时间“西方”含义的演变
古代“西方”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罗马帝国的西部。
11世纪中期基督教大分裂之后,“西方”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含义,指“罗马天主教会”,与“东正教”相对。
18世纪晚期美国人否定与欧洲的文化联系,突出欧美之间的差异和对立,强调美国制度和文化的独特性;“坚决让欧洲远离美洲,让美洲远离欧洲”。
19世纪中晚期1856年后,俄罗斯用“西方”指称经历了启蒙与革命、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西欧,“西方文明”被界定为俄罗斯的对立面。19世纪晚期西欧人接受这一概念,但美国和德国并不认为自己是“西方”的一部分。
20世纪初美国人逐渐意识到美欧之间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开始把美利坚文明视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18世纪晚期形成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被广泛信奉。
一战期间美国把与德国的战争描绘成民主与独裁、文明与野蛮的较量。自由、民主、进步和资本主义被“发明”为英、法、美的共同传统。
二战期间在一战中出现但没有引起美国人共鸣的“大西洋共同体”理念复活并被频繁使用,主张美国、英国等15个大西洋沿岸“民主”国家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继承者”并建立联邦,以阻止希特勒的扩张。
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和北约的建立都被描绘成是挽救和保卫西方文明与大西洋共同体的努力,美国和联邦德国最终都成为“西方”的一部分。

——摘编自【丹麦】戴维·格雷斯《西方的敌与我——从柏拉图到北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西方’含义的演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08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江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标志性象征。史前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共同参与塑造着中华文明的起源。自商周起,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与北方文化并耀于世,共同构建二元耦合的中华文化。中唐以降,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长江迎来领跑千年的辉煌,明清之际,国家经济更是依赖长江流域。近代以来,长江流域成为思想创新、革命文化孕育发展的高地,担当起中国工业文明的先导、改革开放的先锋。长江流域人文兴盛,“长江经济带”“长江城市带”“长江文化带”正在创造更加壮阔的现代文明。

——摘编自冯天瑜、马志亮、丁援《长江文明》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证有力)
2024-03-06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4(河北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5 . 人类有史以来,战争频繁、烽火不断,影响深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亚历山大远征期间,希腊士兵驻守的众多要塞发展成希腊式的城市,在随后的200年间,有大约200多个城市在希腊帝国各地建立起来,其中许多城市的人口在10万人之上,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更是发展迅速,拥有近50万人口。城市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将希腊文化和生活方式直接介绍给当地人民,极大地扩大了希腊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无数战争幸存者在身体或心理上遭受永久伤害。社会发生多种形式的变化,特别是欧洲。风俗习惯变得更为放纵;政府开始更多地干涉经济生活;政客变得更世俗化;福利国家迅速发展。残杀、破坏、无意义的战斗和显然毫无益处的战争让许多西方知识分子对文化产生质疑:对科学技术的追捧,关于进步的观念,西方人声称所具备的道德优势,人类对于自身命运的理性控制,欧洲人已经从“野蛮人”中脱胎出来的想法,以及西方文明总体的基石。

——[美]乔纳森·戴利《现代西方的兴起》

参考材料一、二,各用一句话概括两则材料的观点,自选一个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围绕战争影响这一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11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的暴力交流。每一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可能造成局部文化的衰退,却常常成为促进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契机,体现了自然法规的优胜劣汰。

一一摘编自《战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2更新 | 108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书法源于实用的汉字书写,逐渐成为一门表现汉字形体美韵的书写艺术。下表为各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

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
甲骨文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
西周通行金文;晚期使用正体大篆
春秋战国使用小篆、鸟书、凤书、龙书、虫书等书体
统一使用小篆
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应用性书体;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已经出现
魏晋士族书家引领书法潮流,草书、行书、楷书流行
选官要求“楷书遒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名家,影响深远
北宋书法注重意趣;南宋书法受理学影响,信奉“心正则笔正”
书法呈现复古现象,以赵孟頫为代表
明初,朝野盛行“台阁体”;晚明,徐渭、董其昌等人的书法表现出个性解放意识
应科举需求,形成“馆阁体”书法;金石学大兴,碑派书法应运而生
民国有学者试图以拼音文字改造汉字;传统书法日渐衰落;1943年,书学研究会成立,致力于书法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国务院推行汉字简化方案;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多次举办全国性书法展览,并通过学术、教育、国际交流等渠道,推动书法发展与普及

——摘编自丛文俊等《中国书法史》等

围绕“汉字、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从表1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20更新 | 138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乾道七年(1171),朱熹在福建省崇安县创办“五夫社仓”,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经营管理办法,即《社仓事目》。淳熙八年(1181),朱熹在《辛丑延和殿奏札》中,当面奏请孝宗皇帝批准他的《社仓事目》在全国实施。此后,这个《社仓事目》被称之为“朱子社仓法”。“五夫社仓”也就成为在全国农村普遍推广的储粮备荒及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这个社仓法即成为一个以实物形式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摘编自张品瑞《朱熹与社仓法》

材料三:井冈山斗争时期,根据地内民众食盐断绝。1928年,红军把打土豪时缴获的一些食盐送给李尚发。李尚发满怀感激地收下了这一瓢盐,可他一直舍不得吃,特意找来一只褐色的陶罐儿把它装起来。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时,他将这罐盐藏在老杉树下。1949年,李尚发小心翼翼地挖出那罐食盐,1959年,他把珍藏30年的这罐食盐献给了井冈山博物馆收藏。

——摘编自《红色故事》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逻辑严谨)
2023-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大发明”概念的前身“三大发明”由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实验科学的重要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提出。培根认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并由此又引起难以计数的变化”,培根的论述为西方近代自然科技的兴起注入了力量。三百四十余年之后,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18611863年)中作出了这样的评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942年,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士气不振。蒋介石在重庆约见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专家李约瑟。李约瑟很快就在第二年提出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说法,一时之间轰动了整个中国,进而传遍了整个世界。如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已经普及到中小学课本和少儿读物当中,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头语言,被全国人民引以为回忆过去的光荣情感和鼓舞未来的滋补力量。

——摘编自张恒涛《中国“四大发明”是外国人“总结”的》

围绕材料,结合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和平与战争共同贯穿了这一过程的始终。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特别是主权国家之间,持续相当时间并以行使武力为中心的斗争形式,是冲突的最高形式。

当国际冲突或危机发展到无法用和平的外交方式加以解决,或者说以和平的外交手段难以阻止国际冲突或危机的态势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时,战争状态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出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和平作为战争的相对概念,是

国家间的非战争状态,即除战争之外的一切竞争、合作、冲突的状态。和平的方式是人类历史这部乐章的主旋律。和平,是人们在自身生存实践中所生发出的一种基于本能的精神向往,是人们在历史实践活动中所逐渐建立起来并为一般接受的价值取向。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战争与和平问题》

根据材料内容,围绕“战争与和平”,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0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