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届奥运会口号(部分)

时间内容时间内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参与历史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一起感受
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谐、进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永远的朋友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一束光,一世界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建设一个更好的地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世纪庆典1998年长野冬奥会让世界凝聚成一朵花
2000年悉尼奥运会分享奥林匹克精神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点燃心中之火
2004年雅典奥运会欢迎回家2006年都灵冬奥会激情在这里燃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用炽热的心
2012年伦敦奥运会激励一代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一个新世界
2021年东京奥运会激情聚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

——据《中国新闻社》等

根据时代特征,就上表一个或者多个内容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常人们都会把美国的革命当做我们的革命的起因,不错,法国革命的确受到了美国革命很大的影响,不过在当时来说,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并没有法国本土的思想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大。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把美国革命当做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对它很熟悉了,在这里它更加丰满和使人惊叹。在欧洲人们好奇它,在法国人们则相信它。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京冬奥会,是展现“中国式浪漫”重要舞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冬奥考察时强调,要在运营管理中融入更多中国元素,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亮丽名片。开幕式开始时间在202224日晚2004,中国有24个节气,这是第24届冬奥会,中国队24分出场,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开场的北京冬奥会,一场开幕式,大气而浪漫,点点滴滴间都是诗意中国的最美印记。从“雨水”开始,到“立春”落定,北京冬奥会向世人普及了中国传统的岁月算法,设计创意精巧不落俗套,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结合,让满目绿色涌动滋长,让中华文化从容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中国名片纷至沓来。全球首条5G网络全覆盖高铁驶向冬奥,“瑞雪迎春”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让冬奥宾客赞不绝口;会徽“冬梦”“飞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等,让“中国风”与“奥运情”充分交融……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润物细无声,浸润在冬奥会的全过程。

——摘编自新华网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式浪漫”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困难(0.1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十年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充分运用这些经验,对于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可以概括为十一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二)必须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三)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五)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六)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八)必须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九)必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十)必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改革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必须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十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局部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史实予以正反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4-24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内规范性文件体系中已经出现三个以“历史决议”命名的文件。

会议内容
1945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对党内发生的问题,简要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正确解决了既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政治上的成熟。

——摘编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21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来,……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建设上,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寝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共党史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04-23更新 | 305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974992492756992 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五)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 上的集权与分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必要的集权和有条件的放权,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 ——[美]拉斯韦尔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是“一"与"多"的统一,彼此不可分离,"多"通过"一"来实现。因此,中央政府离不开地方政府,反之亦然。 ——毛泽东
材料◆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较之前出现的变化特点是:良性互动逐渐取代零和博弈;中央权威和地方权限双向增长;地方权限和地方责任同步上升。
—摘编自易承志《转型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特征,趋势与路径分析》
南斯拉夫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自治社会主义制度,它自成一体,独树一帜,避免了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带来的诸多弊病,可是却建向另一个极端,因为过分强调自治,为南斯拉夫危机失控并最终解体理下了制度性隐患。
——摘编自陈新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的失致—一关于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思考》
◆在联邦主义下,虽然联邦政府与各成员政府都处在共和的国家主权下,但是他们在承认各自在法律和行政上的独立前提下,保持着一种合作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就在美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保证基层的民主。在美国实行的联邦制保证了一个多种族和民族的国家稳定。
——摘编自元子龙《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中集权与分权的困境探究》
通过研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4-23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全真高考模拟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在区域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后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在东南亚交换香料,同时也把纺织品带回欧洲。到17世纪末,欧洲的毛纺织和亚麻制造商纷纷向政府施压,此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打击印度棉纺织的进口。这些保护措施并没有帮助到羊毛和亚麻制造业,反而刺激了国内的棉花生产。工业革命使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生物能量驱动的机器开始纺纱。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两百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15年后,凭借这些出口,英国几乎在全球棉纱和棉布贸易中“消灭了所有非欧洲世界的竞争对手”。1830年后,他们甚至开始在印度本地与印度制造商竞争。一旦印度人开始使用英国制造的棉纱和棉布,这就向世人昭示,世界棉花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60年后的30年间,欧洲大陆对印度棉花的消费量增加了62倍,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印度的棉花种植面积大大增加到19世纪的后三分之一,埃及、巴西和印度的棉花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重要的新生力量。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关于棉花产业演变的趋势,并予以说明。(要求:表述合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他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根据王朝都城的位置变迁、漕粮主要来源地的变化以及运河网络的发展,可将中国古代漕运系统的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时期基本特征主要表现
先秦到西汉以长安为中心,以“关东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萌发以长安为中心,以黄河、渭河和漕渠为运,大规模从关东向关中漕运粮食物资,初步建立起全国范围的漕运体系
东汉到隋唐以洛阳为中心,以“关东之漕”向“江淮之漕”的转折为内容的漕运体系蓬勃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贯通,一个以洛阳为中心的全国运河网络和漕运体系随之建立起来
两宋以汴京为中心,以“江淮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繁荣发展以汴京或临安为中心而建立起的漕运体系,形成一个严密而有效的供给系统,源源不断地将各地粮食物质输送到都城所在地,同时也将中国古代漕运发展推向巅峰时期
明清以北京为中心,以“江南之漕”为内容的漕运体系高度发展与终结阶段大运河的重新开通和海运航道的开辟使江南经济重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联接在一起,最终确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新漕运体系

——摘编自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与世界上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古代政治呈现出独特的特征。早在秦朝统一前后,中国便出现了科层制政府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择优录用的科层选拔体制。帝制中国自公元前221年建立其间历经数番朝代更替,但一个相似的帝国政体却得以绵久不绝。帝制中国开疆拓土,特别是在北方影响的扩展,常常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土之后自身汉化的结果。大部分时间里,军队由文官控制,除非内战乱世,武将一般没有干涉政事的能力。超验宗教未曾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而政府又对各种信仰抱有较高的宽容态度。商人阶级在帝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不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即使在商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臻至顶峰的北宋时期,亦是如此。

——摘编自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4-16更新 | 31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000年前埃及历法划分了洪水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后又发明了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工具--影子钟。
公元前560希腊人发明了日晷(利用日影变化计时的工具),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计时工具及制定了先进的历法。
700-1000中国人开始使用水车驱动的漏刻(利用流水变化)来计时。
14世纪末机械钟在欧洲问世,主要满足僧侣生活需要。
1582格里高利历问世,即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
1656第一座摆钟出现(利用单摆定律计时)。
1847英国所有铁路使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884全球时区制度确定,格林威治时间成为全球标准时间。
20时间30年代末出现了更精确的石英钟(利用特定的频率振动计时)。
1952第一台铯原子钟(1500万年误差1秒左右)出现,后来世界计量大会将铯原子的振动频率作为计量秒的世界标准。
1964东京奥运会使用了第一台计算机计时装置。

——摘编自琳达·福尔米凯利(美)《计时:时间的历史与科学》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两处及以上),以时间计时演变为线索,自拟标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