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民族交融的特点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加快统一进程,在统一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秦汉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融合
魏晋南北朝由于民族迁徙和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政府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各民族间的交融在稳定统一的环境下达到另一个高峰
宋元北方少数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并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局面;蒙古族入主中原王朝。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共居,民族融合规模空前
明清明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将中央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逐渐确定下来,
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与巩固起到重要作用
解读表格,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史学家陈邦瞻认为中国历史出现了三次历史大转变。从远古至战国时代是第一次大转变,由汉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转变,从唐代至宋三次大转变。三次大转变开启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思想变迁、风尚习俗等内容进行新旧交替,成为中国历史巨大的改革时期。

——摘编自郭学信《唐宋变革观的研究和审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请选择-次历史大转变,谈谈你对这次大转变的认识。(要求:史实明确,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西方国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体形成和正在形成三种典型的政府职能模式。

模式特点不足
弱政府职能模式自由放任忽视和放任了“市场失灵”。将政府活动限制于主持社会正义和建设管理某些公共设施的狭小范围内
强政府职能模式国家干预无法控制和解决“政府失灵”。正如市场本身有缺陷而导致市场失灵一样,政府有缺陷且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中政府职能模式第三条   道路(“中间路线”)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适度性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把握政府干预的“度”

——摘编自王春香《西方国家政府职能模式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中的“政府职能模式”蕴含着诸多启示,请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中国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195119581962196619691976199220012018
美国380446725856787898461825363377101280204940
中国3285294657567841516488013248134073

——摘编自世界经济信息网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任选一个时期(由表中任何两个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点作为起止),概括比较这一时期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家为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将其要求和主张制定成法律,以此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以法为本”“垂法而治”的“法治”。这与当时社会所倡导的“礼治”“德治”的治国方略具有本质的不同。儒家的“礼”是依照宗法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等级制度,而“法”则是依照政治权力的从属关系建构起来的一套等级制度。法家的法治是针对儒家的礼治所维护的宗法等级制度而提出来的。儒家思想者把治国的希望寄托在了“圣贤”的身上,而法家则强调治理国家的关键是“法”而不是人。认为只要有了良法,并贯彻落实,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即所说的“依法治国,举措而已”。法家为了证明法治的必然结果提出了人性恶和进化论等理论用以推行法治。

——摘编自朱世英、赵翠娟《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阅读材料围绕儒家与法家治国方略的分歧,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3-0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所示是19271977年关于南昌起义的部分评论。

时间评价
1927102中共中央致广东省委函:“日内迭接各方报告,知道前敌溃败的情形”,叶、贺军队这次的失败是“由南昌起义一开始即没有坚决处置敌人,一直到夺取潮汕,处处予敌人以聚集军力合而谋我的机会,实为失败的主因”。
19271015张太雷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说,“八一事件的失败,很明白的(地)告诉我们单纯的军事投机,没有唤起广大农民,必然会失败”。
1928711中共六大政治决议案称,“南昌武装起义——这是以武装力量保持革命胜利的尝试,其结果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敌人力量太大,同时也与指导机关的策略失误有关,这次起义属于反对国民党中央的军事行动,是对的。
19619周恩来说,“当时也是没有经验,只晓得生搬硬套苏联的经验。(共产)国际指示要建立根据地,而我们只想建立城市根据地,搞大城市起义,先后在上海、南昌、广州搞了三次,都失败了。还没有认识到要搞农村起义”。
19278学者冯建辉撰文指出,“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创造的光荣的革命业绩”,由于主客观原因,“致使起义军主力遭到失败,但是,革命前进道路上的暂时挫折,丝毫也贬低不了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它以自己辉煌的业绩,继往开来”。

——摘编自刘小花、陈洪模《对南昌起义成败评价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3-0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大帝国的出现,跨文化互动进一步加速,广泛的贸易、旅行和交通网络建立起来,为遥远社会间持久而系统的交流打下了基础。在早期的互动网络中,丝绸之路网络是最为广阔的,大约公元前200年之后,它不仅便利了商业和物种交流,也便利了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作为陆路和海路网络,商人们通过它交易丝绸、香料、马匹、玻璃和其他商品,这一点人所共知;但丝绸之路也是宗教和文化传统传播的通道。陆路连接起从中国和朝鲜到大夏和印度再到更远的伊朗和地中海沿岸的各社会,而海路网络作为辅助手段,保证了航海者在中国、日本、东南亚、锡兰、印度、伊朗、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之间的航行。伊斯兰教兴起后,这些陆上通道和海上航线的运载量极大提高,不久,另外一个穿越撒哈拉沙漠的陆路网络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与地中海沿岸联系起来。

——美杰里,本特利《世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对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