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个体是为了解读时代,以下为吕文利教授所撰写的《丝路记忆》一书的目录节选。

第一章开路岁月
汉武帝:纵横捭阖开拓丝路
张骞:拉开丝绸之路的序幕
王昭君:丝路上的最美使者
……
第二章丝路盛世
玄奘:西天取经的“偷渡客”
阿倍仲麻吕:在大唐做官半世纪
鉴真:日本人眼中的佛学巅峰
……
第三章艰难前行
赵匡胤:开启海上繁荣
马可波罗:让北京遇上威尼斯
黄道婆:改变世界穿衣风尚
……
第四章东西交汇
朱棣:让世界看见中国
利玛窦:做中国知识分子的启蒙老师
康熙帝:开创了古代中国的荼蘼盛世
……
根据材料所列目录,选取其中的至少一章目录,提炼信息,形成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准确合理,理由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 . 通过时序和内容的纵横比较。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事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有关电的主要发明(发现或应用)

时间

发明(发现或应用)

发明(发现或应用)者

国籍

1831年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

英国

1866年

制成发电机

西门子

德国

1873年

发明电动机

格拉姆

比利时

1876年

发明电话

贝尔

美国

1879年

路面电车

西门子

德国

1880年

完善了白炽灯

爱迪生

美国

1882年

第一个火力发电站

爱迪生

美国

19世纪80年代末

发明三相交流发电机,解决了远距离送电问题

米·奥·多里沃·多布罗沃尔斯基

俄国

19世纪90年代

发明无线电报

马可尼

意大利


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题,根据表格信息,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8-10更新 | 9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商人社会流动一览表

流动途径

现象描述

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向普通民众的开放实际上是国家把政治权利这样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从贵族官僚手中向下移动的结果,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最大受益者。宋朝社会逐渐出现了“士商对流”的局面。

以富攀贵

宋代门阀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是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宋代婚姻重财,而商人作为财富力量的代表,自然在以财买婚、攀附上层时得以大显身手。“榜下捉婿”之风在宋代盛行。

捐纳买官

捐纳买官是平民阶层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阶梯,官是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需要出发,民是从向上登进的富贵实益着想,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契约式的互惠体系。宋仁宗时商人就开始买官,而宋徽宗时情况更加严重。大观四年臣僚们的奏言中指出:“朝廷以三路财用少乏,边储未丰。近年以来,出颁假将仕郎等告牒,比之往岁,不啻数十倍。凡富商巨贾,乘时射利”。

——据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结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商人社会流动”进行合理解读。(12分。要求:观点明确、解读合理、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迄今所走过的100年,是不断应对困难与风险的100年,在这一过程中,它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不可比拟的。但令人敬佩的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了这些复杂局面。百年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重大困难和风险的历史经验有多方面,择其要者,总结分析如下

一、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判断形势,适时调整政策,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二、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三、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保证党的政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执行。

四、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所提供的强大动力,凝心聚智,化危为机。

——摘编自柳建辉《百年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和风险的历史经验》(202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926日,英国《笨拙》杂志刊载漫画《三个世界》(下图),漫画中的鹰、狮子、熊分别代表着当时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它们各自占据着一个地球,地球上的文字从左至右分别是gold (黄金)、sterling (英镑)、territorial power(辽阔的疆域)。作者在漫画配文中写道:“看上去,要协商一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美国史》


提取材料信息,对漫画塑造的三个国家形象加以阐释。
6 . 关于中华文明的特征,学者有大量的论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雅,是指社会上层的或见诸经典的部分;所谓俗,是指社会下层的或见诸非经典记载的部分。比如见诸“四书”“五经”的文化可以归之为雅,见诸戏曲、小说的文化可以归之为俗。朝廷的礼制可以归之为雅,民间的习俗可以归之为俗。就一个侧面而言,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7-0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由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行为,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即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与行为者的主观目的是相联系的,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观目的与客观作用一致的形式,可称为历史的自觉工具,反之,则称为历史的不自觉工具。但不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它一旦产生,其价值和影响就不再局限于行为本身,都已经载入史册,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作用。

——董小川《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问题——主观意志与客观效果的历史思考》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博采众长者亦有之,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

1)社会变革学派认为,广义的工业革命是一次向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全面巨大变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2)工业组织学派强调工厂结构和规模的变化。或者说工厂制度的兴起。有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为资本主要形式由流动资本向固定资本的转换。

3)宏观经济学派分析当时出现的一些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认为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生产函数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4)技术学派认为,技术变化是工业革命时期最根本的特征。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连续性的技术变化。

5)能源学派认为,能源利用方式和种类的变化是工业革命的核心。

6)消费学派有人提出,消费使生产得以实现,是一切生产的目的。

———摘编自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结合材料有关工业革命的定义,自拟论题(阐释材料的观点或提出新观点),论述工业革命的特征和影响。
2022-07-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战船、海船有重千钧者。……若(锚重)千斤内外者,则架木为棚,多人立其上共持铁链,两接锚身……(后述制作方法)

西洋炮熟铜铸就,圆形若铜鼓。引放时,半里之内人马受惊死。(后述鸟铳、万人敌制作方法。万人敌即可抛掷炸弹)

——节选自,明末清初,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请从材料中任意提取至少一条历史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信息源于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2-07-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色盲的,任何肤色都可以发展成一种文明。文明乃合作的产物,几乎每个人对它都作有贡献,中国学者会提醒我们:从公元前2000年直到现代,他们出现了无数的政治家、发明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哲学家、圣贤。墨西哥的学者可能指向哥伦布发现美洲前的玛雅、阿兹特克与印加文化之堂皇建造物。印度学者想起的可能仍是印南的黑达罗毗茶民族曾产生了他们自己的伟大建筑家与诗人。各地区独特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传播,发展出灿烂多样的世界文明。人类文明在差异中共享,在交流中进步。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围绕“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2-07-01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