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部分)学术观点

历史学家学术观点
刘世华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大力倡导实业救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黄兢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志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尤其是孙中山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就不会有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传播,中共也就难以找到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李文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人,或者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或者受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正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论结合,行文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有所丰富和发展。在秦汉时期,其地理概念是指国土统一,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政治概念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量高毓治者,即所谓“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时间概念是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即所谓“至尊休德,传之亡(无)穷,而施之罔极”。到了宋代欧阳修、朱熹等人那里,又将“正统”说纳入“大一统”理论体系之中,强调“大一统”要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以弥补早期“大一统”说之不足。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秦汉时期的历史,对材料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百年党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任选一个或多个时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实,以“飞跃”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0-13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大钊的人生履历表

时间活动
1889出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
1916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任经济学教授。
1918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每周评论》撰文怒斥英、美、法、日等国为“强盗世界”。
1920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1922三临洛阳,争取吴佩孚对工人运动的支持;参加西湖会议,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3李大钊参与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运动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
1924李大钊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
1925五卅运动爆发,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1926领导“三一八运动”,反帝反军阀,由此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和通缉。
1927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杀害李大钊。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李大钊的人生之路。
2022-09-24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成功,延续时间最久,又最能够持续改进的制度。为了使政权稳固社会安定,中国古代政治家十分重视国家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设计的核心就是分权制衡。中国古代制衡管理模式主要有:帝王式三权分立制衡;皇族、功臣和外戚间力量的制衡;朝中文武分权制衡;内廷和外廷之间的平衡;谏臣对权臣的制衡等。

——摘编自《古代制衡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诸多特点,围绕中国古代某一制度的特点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论题需写明制度与特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部分土地政策简表

时间措施核心内容成效
1921-1936年土地革命没收剥削阶级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唤起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并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1937-1945年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团结了各阶层人民,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7-1949年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调动了农民群众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949-1955年土地改革公平分配所有权,发展互助合作彻底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革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促进了社会主义改造
1956-1978年农业合作化所有权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支撑了工业和国防的发展
1978-1983年农村经济
体制改革
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7-20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事件
1492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
1522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718世纪英国、法国、荷兰展开殖民霸权的角逐
1782詹姆斯·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
19世纪6070年代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加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
1866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1866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44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6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1995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
根据表格材料中任意三条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三条信息,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性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宋代社会出现了重大变革。贵族的失势的结果是君主的地位和人民较为接近,任何人要担任高职,亦不能靠世家的特权,而是由天子的权力来决定和任命国家所有权力归于天子一人所有,其他任何大官均不能有全权。除此之外,宋代以铜钱代替绢布、绵等使用,发达的时候还盛用交子、会子的纸币,南宋时代纸币发行上升至极高金额……总而言之,自宋代开始,货币经济非常盛行学术文艺的性质亦有明显变化,文学由注重形式的四六体演变为自由表现的散文体,诗、词等亦都由注重形式转为自己发挥。总而言之,贵族式的文学一变而为庶民式的文学,音乐、艺术等亦莫不如此文学曾经属于贵族,自此一变成为庶民之物。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内藤湖南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7-0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30年,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巴多明在一封信中写道:“先生,我和您一样,都认为中国科学的停滞是难以令人置信的;但我并不归咎于中国人的精神材质。许多原因会合在一道起阻碍科学进步的作用。首先,凡是可能在此方面取得成功的人将得不到任何报偿。要使科学在中国发达,要许多皇帝持续地优待创新之士。第二个原因就是里里外外没有刺激与竞争。假如有一个独立的中国邻邦研究科学,中国人也许可以从他们的昏昏欲睡中醒过来;内部也无竞争,其原因就是研究天文绝不是走向富贵荣华之路,而是要考中进士,为官进爵。”

——摘引自韩琦《十七、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科学停滞原因的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加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鉴于社会动荡给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严重破坏,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现代性孕育稳定,而现代化则滋生着动乱”的命题。丹尼尔·贝尔认为社会由技术一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组成,正是这种领域间的脱节断裂与对立冲突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李普塞特从冲突与一致,民主与经济发展、民主与合法性的角度来研究西方社会冲突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秩序问题。拉尔夫·达仁道夫从欧洲社会和世界范围的广阔视角分析,认为权利和供应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多变的20世纪社会历史的关键”。

——据万华炜《政治稳定机制:现代西方学者的旨趣及其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对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具体明确,论述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2-06-3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