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2013年至2019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3年春季学期(2023年7月)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32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总书记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到突出的包容性、和平性,对中华文明进行了“精准画像”。

连续性——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自古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

创新性——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统一性——“大一统”理念是贯穿中国历代政治格局和思想文化的主线之一。

包容性——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和平性——珍爱和平,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摘编自杜娟《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性,以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2-18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立体的文化,每一个典型的建筑,都包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南昌起义纪念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幅图片(见上图)反映的共同主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规范,表述完整)
2024-02-01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学者们对于如何看待与编纂世界近代历史有着不同的见解,以下罗列其中部分观点:观点1:世界近代史是西欧各国发展为现代化发展树立标尺,后发国家效仿借鉴西欧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观点2:近代史中所谓东方是由西方国家创造的一个概念,带有殖民主义色彩。观点3:世界近代史是由英美法德日俄等大国创造的国别体汇编。观点4:人类文明有超越国家的共性,国家不是单独存在的,气候、食物、资本的传播影响也可以展现近代世界历史。观点5:世界近代史便是一段人类不断打破局限的历史。


上述观点给了你启发,请根据你的看法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学联体202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反对专制、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倡导经济自由的亚当·斯密特别强调价值规律和自由竞争对市场的作用,反对国家作出干预经济的政策决断,主张自由生产和经营。李嘉图认为只有商业自由,才能够实现最有效、最合理的分工,个人才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国家才能更高效地发挥资源禀赋,以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强调自由竞争,提倡自由竞争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最大化的效用,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以来,哈耶克认为,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或者计划经济的实施,会使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会导致国家权力专制。市场应该是自由放任的,强调自由的市场、生产和经营,反对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只有独立的个人拥有生产资料才会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改编自王鑫璃《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人物或时期及相应的经济思想,围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明确所选人物或时期,指明相应经济思想,紧扣主题加以阐释,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1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三校联考备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实用性联考(五)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起始阶段,依据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下图所示为2022年江苏省新沂市马鞍山镇高原村村规民约。

(一)带头热爱祖国,严禁参加邪教。(二)带头遵纪守法,严禁违法犯罪。
(三)带头崇尚科学,严禁封建迷信。(四)带头移风易俗,严禁铺张浪费。
(五)带头尊老爱幼,严禁大逆不孝。(六)带头维护生态,严禁污染环境。
(七)带头和睦相处,严禁制造矛盾。(八)带头勤劳致富,严禁好逸恶劳。
(九)带头文明礼貌,严禁粗俗野蛮。(十)带头爱护公物,严禁随意破坏。
结合材料,以“中国·基层治理”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救亡”与“启蒙”关系的认识

学者

认识

李泽厚

中国近代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国近代思想和活动的主流是由知识分子带头,从爱国救亡而转向革命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义愤压倒了一切,启蒙工作则进行的很差。

金冲及

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李建权

在近代中国,由爱国而唤起启蒙,由启蒙而促进救国。救亡与启蒙的密不可分,正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鲜明特征。

高玉

救亡与启蒙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不可能有救亡启蒙而没有救亡实践,或者只有救亡实践而没有救亡启蒙。

                                        ——摘编自王勤瑶《改革开放四十年救亡启蒙关系探赜》


根据材料,围绕“救亡”与“启蒙”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就是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对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鲜经验作出科学概括,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指明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中国化时代化才能落地生根、深入人心。我们党在早年吃过教条主义的大亏后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录自《求是》2022/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会理论学习中心组


请结合中国近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
2023-12-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 云南省保山市BC类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证书上内容为

朱守绅,安徽省歙(shè)县人,年二十一岁,民国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卯时生;洪素贞,江苏省上海人,年二十二岁,民国十五年一月十七日午时生。

今由陈锡畴、李锦翔先生执柯,并得双方家长同意:缔结良缘,玉成佳偶,谨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廿三日在上海新利查西菜社订婚。

珠联璧合,欣看红线紧系,花好月圆,喜卜白头永偕,此证。

订婚人朱守绅、洪素贞,介绍人陈锡畴、李锦翔,主婚人朱宝祥、洪砚卵。证明人华洪涛。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廿三日谨订。

注:是指斧子柄。执柯意同作伐,即媒人。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结婚证书中体现的时代气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