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2024-01-03更新 | 108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2年,日本神户大学教授、著名科学史家汤浅光朝指出:当一个国家的科学成果占同时代全世界成果14以上时,该国家就为世界科学中心,持续的时间为科学兴隆期,近代科学兴隆期平均为80年,自此学术界就把这一规律以汤浅命名,称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为“汤浅现象”。据研究世界近代科学中心发生了如下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101920)、美国(1920—现在)。

——摘编自王晓文、王树恩《三大中心转移与汤浅现象的终结》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汤浅现象”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景博中学、永宁县上游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西方国家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强制其改变自身的运行轨道,中国以此为契机被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走上近代历史舞台;西方国家近代历史的开端,是以16世纪中期后在其社会内部逐步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下的社会变革的成功为契机的。由于中西近代史开端的契机不同,发展的途径不同,带来了中西双方近代乃至现代的明显差距。

——摘编自田海蓝《中西近代史开端的不同契机》


围绕材料,结合中西方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一个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30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社会保障是一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具有公益性质的综合性事业,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发展与成熟是人类社会文明与和谐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隋朝隋文帝置仓积谷,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
北宋范仲淹在宗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南宋朱熹创建社仓。
明清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1601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
1834英国对《济贫法》进行了修正,标志着英国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建立。
1891德国社会保险制度颁布,覆盖了工人、失业者、老年人和残疾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最为完善和有效的社会保险制度之一。
1935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一词由此产生,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1948英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通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宣布已经完全建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福利国家。
1951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1970尼克松政府从三个方面对福利政策提出了批评,重新强调州、地方政府和私人慈善团体在社会福利中的作用。
1954我国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其中较为详细地针对企业职工所提供的福利进行了规定,具体包括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等。
198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架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2010我国颁布《社会保险法》。
202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9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6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以“社会保障”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朝:平民社会趋向

材料一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宋·汪洙《神童诗》
上堂,举赵州访二庵主,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衹重衣衫不重人。”宋·普济《五灯会元》
兼并之家见有产之家子弟昏愚不肖,及有缓急,多是将钱强以借与……并息为本,别更生息,又诱勒其将田产折还。法禁虽严,多是幸免,惟天网不漏。谚云:“富儿更替做,盖谓迭相酬报也。”宋·袁采《袁氏世范》卷三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

——钱穆《理学与艺术》


请你以历史观察者的身份,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研究社会治理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探究。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1政治体制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3法律与教化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6货币与税收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中外通史纲要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社会治理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要有结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与事件

代表名言

结果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我们现在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

经济形势日益好转,逐渐走出困境。

胡佛与经济危机

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繁荣就在眼前。

经济进一步恶化,陷入空前危机。

罗斯福与经济危机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银行

里,要比褥子下面更安全。

金融领域信用逐渐恢复,经济秩序不断好转。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依靠玉米壮大苏联。

农业减产,出现严重饥荒。

邓小平与南方谈话

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历史人物名言与事件往往包含丰富历史信息,认真阅读以上表格,至少结合两个历史人物与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3-11-0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材料:“中体西用”这个命题,既表述了中学与西学的结合,又规定了中学与西学的区分。“中学”是熟识的东西,或指为“四书五经”……推而及之中国旧有的文化皆属之,统归于形而上的“道”。“西学”是陌生的东西,因此,对于它的认识与汲取

先进中国人认识与汲取西学的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而其本身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中体”和“西用”不会互不侵犯,势必不断促进事物的新陈代谢。“西用”既借“中体”为入门之阶,便会按照自身的要求而发生影响。少数人虽然想把它限制在既定的范围内,更开明的人就会在事实的刺激下因势利导,走出更远的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拟定一个论题(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9-2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六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418世纪欧洲主要名人分布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欧洲名人分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8-29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经济组织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机构。包括经济实体、市场中介组织、国际经济组织。

——据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围绕经济组织何以形成这一主题,从图中任选一代表性经济组织及一种或多种影响因素(可补充其他因素),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须包含所选经济组织名称、影响因素;阐述时,所举史实须与所选经济组织密切相关:紧扣主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29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