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注:1970—1999年欧元国际储备数据为马克和法郎总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加以说明。
2024-01-10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民族交融”或“统一多民族国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3-12-24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举措主导者.事件
A.相地而衰征管仲①鲁国改革
B.作爰田晋惠公②晋国改革
C.初税亩鲁宣公③管仲在齐国改革
D.铸刑书子产④李悝在魏国变法
E.动员垦荒,大兴农桑阖闾⑤商鞅在秦国变法
F.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李悝⑥郑国改革
G.奖励军功,推行县制商鞅⑦吴国改革

(1)从上表的Ⅰ栏中选出三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E—⑦,示例不得作为答案)。
(2)从已配对的三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3-12-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一轮复习调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得出我国人口迁移的某种趋势,并展开论述。(要求:信息源自材料,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08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等5地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表现出四个重要特点:

一是国家统一。我国历史上曾数度出现分裂割据的状况,但无论怎样分裂,最终都会走向统一。

二是“要在中央”。中央集权是2000多年封建国家治理最基本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政府通过文书律令、官僚行政、考核监察等方式,推行政令,维护中央权威。

三是郡县体制。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体系的概括。历代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进行管理,如道、路、州、府、省、郡、县等,由中央委派官员进行治理。

四是因俗而治。“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适度保持自治、分治,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式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参考材料自选一个特点为角度,运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的相关史实,围绕“大一统与国家治理”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近代资产阶级议会制确立时期(1688年政变至1714年汉诺威王朝建立)的议会立法活动。

1

法案内容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②《叛乱法案》规定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
③《三年法案》剥夺了国王任意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材料二   汉诺威王朝初期英国的重大政治变迁。

2

时间概况
1714德意志汉诺威来的乔治·路德维格(即后来的乔治一世)继永英国王位,他不顾托利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的现实,任命成立了第一届辉格党内阁。从此开始的大约半个世纪里,辉格党实施一党寡头政治。而久居台下的托利党则经过逐步的分化、瓦解、重新组合,发展成为政府的“反对党"。
1718乔治·路德维格即位时年事已高,不请英国事务,不懂英语,并且厌恶议会中无休止的争吵,因此渐渐失去参加枢密院会议的兴趣,并且从1718年起不再出席而指定一位大臣通常是财政大臣代为主持。
17211742沃尔波尔担任首席财政大臣达20年之久,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干操纵下院,控制内阁,独揽行政大权,成为英国名副其实的第一任首相。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岳爱成《英国近代议会制的困境和政治上的倒退逆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④两处应填入的法案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变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是国民党反共顽国派极力反对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而我们则必须建立这种政权,并已经可能在各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这种政权的时候。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

——据毛泽东《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整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新型社区的大量出现,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要求日益紧迫。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主动推动城市民主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事务无人负责的现象。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应运而生,解决了新时期农村基层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组织建构问题。党和国家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推进和深化基层群众自治。

——摘编自彭海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权建设上实行的原则,并概括这一原则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3-11-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研究社会治理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探究。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1政治体制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3法律与教化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6货币与税收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中外通史纲要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社会治理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要有结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I.文献创作者.相关历史事件
A.《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
B.《自卫抗战声明书》
C.《第三国际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
D.《东望》杂志王以哲将军题词(民国251220日)
E.《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粉碎五次“围剿"战争中经验教训决议大纲》
F.《在国民党一大上的发言》
G.《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H.《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陈独秀
国民政府
马林
东北军67军参谋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
李大钊
罗家伦
毛泽东
①西安事变
②遵义会议
③井冈山根据地
④国民大革命
⑤抗日战争
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⑦新文化运动
⑧五四运动

(1)从如表的I栏中选出三项信息与Ⅱ栏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正确配对。(参照示例如:B—⑤,示例不得作为答案)。
(2)从已配对的三组信息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报《中国青年》第126期封面,19266月出版,封面是丰子恺的画。画中一个青年战士骑在一匹战马上,意气风发,挽弓搭箭,准备发射。这幅画取材于历史上“射塔矢志”的故事。史书记载:唐代,青年将领南霁云突出敌军包围,向贺兰进明求救。贺兰不肯出师相救,但欣赏南霁云之壮勇,“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面对美食,还有席前的美女歌舞,南霁云厉声说道:“此矢所以志也。”这幅画从《中国青年》第126期到第146期,整整刊登了二十一期。

——摘编自刘一丁《中国新闻漫画》

提取材料中的图文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简要评析《中国青年》杂志连续以丰子恺这幅画作为封面的现象。(要求:评述合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