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5 道试题
1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三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   开国议政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结合所学分析图3所示制度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2020-10-1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除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下令迁徙各国的旧贵族到首都,以监视他们。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醇酒)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陆续失爵。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有何突出特点和进步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削夺其爵位的目的及其他削藩措施。
(3)据材料三指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 .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既要关注西方的发展,也要关注西方看待中国的眼光,不卑不亢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735年,法国人杜赫德的著作中既介绍了中国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也流露出对中国停滞不前的历史忧患。西方的很多学者则毫不客气地举起了批判的大旗,乌托邦的构想和天朝大国的梦幻悄无声息地衰落下去,虽然不至于销声匿迹,但声势早已大不如前。

--摘编自李娅菲《“中国形象”的历史与变更探析》

材料二 1869年9月在《哈泼斯周报》上刊载的一幅版画作品中,画家将美国描绘成慈爱温柔的哥伦比亚女神,而她怀中的中国婴儿却是面容可憎的怪物。(如图)


材料三 一战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和几位德国名人闲谈,梁说起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不患寡而患不均”,以及墨子的“兼爱”、“寝兵”等,这几位名人听后都跳起来,埋怨中国人“家里有这些宝贝却藏起来不分给”他们。梁启超“后来到处听惯了,才知道他们许多先觉之士,着实怀抱无限忧危,总觉得他们那些物质文明,是制造社会险象的种子,倒不如中国还有办法,这就是欧洲多数人心理的一斑了”。

--摘编自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形象在西方人眼中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部分西方人在“无限忧危”什么?这种“无限忧危”可能对中国知识界造成怎样的影响?
(3)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西方人塑造中国形象特点的认识。
2020-02-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哥伦布交换”。16世纪伊始,天花、麻疹、白喉等疾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人口数量锐减。小麦、马、牛、猪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人类移民也自愿或者被迫地漂洋过海来到了新的土地上生活。

——据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整理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世界性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被公认为调整当代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

——彭树智《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哥伦布交换”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 “三大支柱”指什么?为什么说“(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始?
5 . 古代中国有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它们为中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请指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一带一路”中的“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请列举唐宋以来,中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主要商品。
(3)明清时期,出现了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的商帮。请列举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个商帮。
(4)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其著作《李泽厚旧说四种:说儒学四期》中,把儒学发展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即“儒学四期说”,如下表所示:

时期名称主题基本范畴历史定位
先秦原典儒学礼乐论礼、 仁、 忠、 恕、
敬、 义、 诚
奠定了‘生为贵’、‘天生百物人为贵’ 的中国人本主义的根基
汉至宋汉代儒学天人论阴阳、五行、感应开拓了人的外在视野和生存途径,但个人屈从、 困促在这人造系统的封闭图式中
宋至清宋明理学心性论理、 气、 心、 性、
天理人欲、 道心人心
高扬了人的伦理本体,但个人臣伏在内心律令的束缚统制下, 忽视了人的自然
晚清至今现代儒学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普遍与特殊、传统与现代
东方与西方、人文与科技
个人将第一次成为多元发展、 充分实现自己的自由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典儒学关注“礼乐”的原因,为此,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试举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儒学“天人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宇宙的起源认识上,宋明理学主要学派有何分歧?其探求途径有何不同?与汉代儒学相比,宋明理学有何特点?
(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你认为原因何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作为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应以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照顾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及国家建设的需要为原则”。1950年6月。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要集中主要财力,保障革命战争、经济的重大开支。为了保障供给,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总支出为366.56亿元,军事国防支出为138.49亿元,占总支出的37.78%;经济建设支出为125.70亿元,占总支出的34.29%。1950年3月,国家颁布了《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求节约支出,整顿收入,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1950年统一财政后,规定所有财政收入全部收归中央,只有极少数地方捐税划归大区和省政府留用;一切开支均需列入预算,地方须按月、按季报中央政府核定执行,并在年度终了报请中央审查;一切财政制度、人员编制和各项开支标准均由中央制定,达到编制有定额,供给有标准,经费有定数,各部门没有丝毫的财力空间。

——摘编自叶振鹏、赵云旗《新中国60年财政转型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改革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产生于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是与工场手工业和资本原始积累相适应的经济学说和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

——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欧洲普遍衰落,寻求联合,先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而英国却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随着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欧洲国家联系更加紧密,英国担心失去领导地位,曾两次提出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都被戴高乐否决,戴高乐担心担心英国成为美国的“特洛伊木马”。经过几年的努力,英国1973年才最终加入欧共体。

——何梦吉《英国脱欧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以及经济政策发生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加入欧共体的背景;分析英国加入欧共体对欧洲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9 . 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

——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根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
2017-04-21更新 | 237次组卷 | 28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阳明,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阳明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著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
——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这种思想观念的特点?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