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的军事战略向全方位的全球战略转变。基于此,美国在一 战后的国际裁军运动中,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在“裁军”的口号下建立了空前强大的海上力量,取得了对其他大国的战略优势。接着美国通过对拉丁美洲的“睦邻政策”,缓和了长期以来与他们的紧张关系。然后又于1933年承认苏联并与之建交,实现了美苏关系正常化,这为后来形成反法西斯同盟创造了条件。同时,美国军方还针对即将到来的世界战争,提出“世界大战将在美国甚至美洲以外的地区和别国的领土上进行,美国军队将在战争后期参战”的看法,并判断美军将能以最小的消耗、轻而易举地获胜,并乘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据此,美军制定了与法西斯国家作战的“彩虹计划”,该计划成为美国在二战中军事战略的基础。后来战争的进程验证了美国军事战略的正确。

——摘编自陈海宏《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军事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战略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战略转变的影响。
2021-11-2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71年,西班牙占领马尼拉后开辟了一条通过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获取美洲白银的新航线,中国商人很快抓住了这个机遇。1575年,超过12艘中国帆船在马尼拉靠岸;到1584年,每年有2530艘中国帆船抵达马尼拉。亚当·斯密说道:“(在中国和印度)几乎没有任何商品能带来更好的价格,或与它在欧洲所耗费的劳动力和商品的数量成比例,它将(在亚洲)购买到更多的劳动力和商品。”因为贸易对亚洲和欧洲商人都有利可图,“新大陆的白银成为两个遥远地方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很大程度上将那些遥远的世界各地彼此相连”。因此,将白银运往中国的套利润是建立第一个真正的全球贸易体系的主要动力。

——摘编自【美】万志英《1619世纪拉美白银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变迁》

材料二   银两是清朝货币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清朝已形成了大额交易用银,小额用钱,国家税收、支出用银,而小民日用以钱的货币流通局面。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地方及不同时期,则有较大差别。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铸造的制钱,用于兵饷及各种工程支出。地方铸局铸造的制钱也用于当地的兵饷及政府支出,制钱铸造后的第一次使用多由政府来完成。有些地方大额交易时也使用制钱,如江苏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市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至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近代后,银渐少,钱渐多,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福建建瓯地区卖田契计价也“多用钱文”。

——摘编自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白银流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银贵钱贱”现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治通鉴》在探讨历史盛衰上体现出史学求通的思想,由于时代的特点,司马光总结历史盛衰经验,除关心秦何以亡,汉何以兴,隋何以亡,唐何以兴这些问题外,侧重探讨如何用封建纲常礼教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司马光关于历史过程的王道、霸道的观点是保守的、倒退的历史运动观。《资治通鉴》选择史料的标准:一是求实,这是考异法要解决的问题;二是鉴盛衰,法善戒恶,这是政治、伦理道德的标准。司马光考史是为修史服务的,《通鉴》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文学价值。《通鉴》在史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吴怀祺《的价值和司马光的历史观》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政府为唤醒国民爱国精神,通令各大学开设中国通史课程。傅斯年等提出了“书生何以报国?”的问题。钱穆为了讲好通史课,先后编写了几种讲义,又编选了一部《参考资料》,后编成《国史读本》,此外,尚有“通史随笔”五六册,汇集备课时所需史料,到西南后又续有补充,为《国史大纲》之祖本。《国史大纲》成书后,钱穆写成《引论》一篇,在昆明《中央日报》上发表,正面阐述了钱氏“新史学”的基本内涵,批评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史学观念。他强调,一国历史与文化实是民族赖以存在之基础,“国史”应成为一种国家和国民的教育。

——摘编自冯峰《钱穆研究三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治通鉴》的史学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钱穆撰写《国史大纲》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优秀史学著作的共性价值。
4 . 儒学复兴的背景是什么?
2021-11-2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叙述:“每一个法律和习俗规制下的人不仅要遵守自己的法律,还要遵守人类的普遍法。人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是独特的,被称为市民法,这种法律适用于他们自己的城邦;由自然理性为全人类建立的法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被称为万民法,这种法律为所有国家适用”。这一论述产生的背景是
A.习惯法被贵族任意曲解B.罗马帝国不断对外扩张
C.万民法保护了人类发展D.民主平等观念逐渐形成
2022-02-21更新 | 1224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海南历史高考真题变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载:(明清时期)在人口膨胀、耕地紧张、赋税繁重的背景下,江南农民把原来用以种植粮食的耕地,改种了棉花、桑树等经济作物:原先的副业一纺织业成了人们的主业:原来的重要粮食产区江南地区,开始在粮食上依赖湖广地区的供应。材料表明明清江南地区
①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④手工业发展呈现地域性特征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7-22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210719-005【2021】【高三下】
7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以欧美为中心向北美、东亚、欧盟“三足鼎立”的方向加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新兴经济体崛起,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对比悄然发生变化,开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从2001年到2011年,美国研发投入占全球比重由37%下降到30%,欧洲从26%下降到22%。虽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目前在科技创新上仍然处于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但优势正逐渐缩小,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活化地带,在全球科技创新“蛋糕”中所占份额持续增长,对世界科技创新的贡献率也快速上升。

——白春礼《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的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指出当前科技创新格局出现的背景。
8 . 世界历史潮流浩荡,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6世纪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根本变化。人类历史的前资本主义时期因这个变化而归于结束,资本主义开始以其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总序

材料二   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占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和力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战胜国与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自我陶醉地声明:“金融的领导权、工业的领导权将属于我们,商业的优势也将属于我们。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跟随我们的领导和指示。”1989,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进入新旧交替的时期。

材料四   当今国际社会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方国家在国际格局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削弱,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了参与全球治理的强大需求,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光明日报)


(1)材料一中“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始于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一所述“转折”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革命”中,英、法两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及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3)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威尔逊总统自我陶醉的背景。材料三中“新旧交替”的世界格局变化指的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为此,中国向世界贡献的智慧和方案是什么?
2021-07-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背景是什么?
2021-11-2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越南战争是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美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部建立越南共和国。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在中国援助下,越南人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越南未能实现统一。越共展开了反对南越政权的游击战。

美国为反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入侵”,先是从金钱和军事上扶持南越政权,后来直接派地面部队作战,并对越南北部展开轰炸。在苏联、中国等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军民击败了美国的侵略,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1973年,四玻德出边空效翠生阳焦山愿均此每1075年,旅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胜利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牡丹江农管局密山农垦子弟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