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58 道试题
1 . 科技·生活

材料一   


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

1841年                           1877年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材料三


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材料,阐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01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2 .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材料一     

乐部名称存在时间内容顺序说明
武德“九部乐”武德元年(619年)至贞观十一年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武德初因隋旧制
贞观“八部乐”贞观十一年至
贞观十四年
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贞观十一年废除“礼毕”
贞观“十部乐”贞观十六年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贞观十六年一月加奏“高昌伎”

唐朝“十部乐”,除燕乐和清乐外,大多在南北朝已传入中原地区。燕乐,又称宴乐,在继承西汉乐府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宋朝人著作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为护佑大唐江山社稷,燕乐对统治者歌功颂德;清商乐来自民间舞蹈,用来供宴者享乐。“礼毕”者,出自晋太尉庚亮家,亮毕,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象其容。《旧唐书》卷二十九记载:“西魏与高昌通,始有高昌伎。太宗平高昌,尽收其乐。”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大学统一用教会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一般分为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个学院,神学院被放在首要位置。获得教宗的特许令以及相应的权利,成为中世纪大学的建校前提,大学教师大多是传教士或基督徒,为教会和国家培养服务人才。

近代以来,欧洲一些国家形成不同的国民教育管理体制。如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存至今的国民教育体制,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欧洲大学的课程既注重古典学科,更重视实用学科,大学设有许多科学实验室,以及工程、教育、采矿、测量、林业、工业设计、农学等专科学位。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18世纪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人数只有400人左右,1861年为1200人。在欧洲一些高校中产阶级子弟人数增多,上层家庭子弟的人数日益减少。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十部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近代欧洲高等教育的变化及重要作用。
2024-01-0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3 . 唯物史观

材料一   20世纪初期,中国出现了关于“社会改造问题”的争论。1919年7月,《每周评论》发表了胡适撰写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宣传实用主义哲学,否认真理的普遍性,认为唯物史观不适合中国国情;以阶级调和论,反对阶级斗争说,反对社会革命论,宣扬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主义。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了《再论问题与主义》,指出问题与主义并不矛盾,提倡阶级竞争说。“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问题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解决了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等便迎刃而解。

材料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18年底,全国有近9亿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4500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关于“社会改造问题”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概述这一争论出现的历史背景。
(2)阅读材料二,运用唯物史观,简要评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2024-01-0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法律与教化

材料一   《孟子》中讲:“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荀子》说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材料二     

《唐律疏议》规定“五刑”即笞、杖、徒、流、死。笞者,击也,又训为耻。徒者,奴也,盖奴辱之。规定的十大恶行,不孝为其中之一,责骂父母者以谋杀论处,父母身故密不举哀的判处流刑;唐太宗作《帝范》,可视为帝王之家的家训,唐朝有很多士人编撰家训,如王方庆作《王氏训诫》,柳玭作《戒子孙》等,家训重“忠孝”教育;《新唐书·柳公绰传》中说“家法备,然后可以言养人”;宰相崔祐甫曾云:“能君之德,靖人于教化,教化之兴,始于家庭,延于邦国,事之体大。”

宋朝编的《宋刑统》条目与《唐律疏议》基本相同,《天圣令》以唐令为蓝本。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明朝制定《大明律》,以唐律为蓝本,司法重视“例”,修订《问刑条例》;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沿袭明律,制定《大清律例》,乡约也延续明朝模式。

(1)分别概括材料一中孟子与荀子的政治主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唐朝至清朝前期法律与教化的演进,并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01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5 . 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1961年《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20世纪90年代,《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签订,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相继成立。材料反映了20世纪中后期的时代主题是(     
A.和平与发展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战争与革命D.多极化发展趋势
2024-01-01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6 . “十年之间,有2000万人从农村移往城市,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钢产量扩大了4倍,煤增长了3.5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用拖拉机和火车头生产国,工业产量已排在世界第二位。”材料描述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B.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的苏联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D.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的美国
2024-01-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7 . 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不断高涨。埃及建立了非洲第一个政党——祖国党,以爱国军队为主,组织军民抵抗英国侵略;苏丹爆发持续20年的反英大起义,起义领导人自称是众所期待的救世主“马赫迪”;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领导人民打败意大利侵略者,保持了国家独立。可见,非洲民族解放运动(     
①主要领导者都是本国的民族资产阶级          ②性质均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③武装斗争是反抗列强侵略的主要形式          ④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增长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8 . 下列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B.宗教改革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C.启蒙思想强调人的理性判断导致近代科学革命兴起
D.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是欧洲近代社会变革的先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下列四幅古代世界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希腊人通过多次对外战争形成“希腊化世界”
②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间有商业贸易往来
③2世纪初罗马帝国组织编订《罗马民法大全》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10 . 2003年,中央政府先后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其内容主要有:内地对原产于香港、澳门的273个税号的产品实行零关税;内地向香港、澳门进一步开放18个服务行业;内地与香港、澳门就贸易投资以及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达成协议。这些协议签署及实施的作用有(     
①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产业合作与贸易投资便利化
②为香港、澳门服务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更大空间
③有利于加强民族与国家认同,进一步巩固祖国统一
④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01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