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史料一   在世界文化史上,安息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时,安息是位于丝路西段的主要大国,同时又是连接中国和更西边的叙利亚、埃及、罗马的桥梁,在丝路的开拓上起了关键的作用。从历史渊源上看,中西交通与丝绸西运实际上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开始,不过当时主要通过草原民族与各地商旅辗转传运,尚无国家支持保护的直接交往与贸易。正是由于这些草原民族的中介联络,波斯帝国时期丝绸已运到西亚,成为皇帝宫廷中的稀世珍宝,西方首先便是通过服务于波斯宫廷的希腊人而得知丝绸和称为“丝国”的中国的。这条经匈奴、斯基泰人而辗转传递的路线也有人称为北方丝绸之路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根据文字记载,历史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从中国到罗马的通商路线是连接东西方商业与文化的桥梁。近期的考古勘探还发现了南方的海上商路,当时的商人所使用的红海港口现在已消失在沙漠中了,而出土的文物显示,埃及海岸的贝雷尼塞有可能是公元1世纪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东西方的船队为了寻找货物(如奴隶与象牙)沿着非洲海岸南下,他们懂得根据季风的风向适时安排他们的航行。商船载着东方的宝石、香料和特产,穿越南中国海与印度洋,到达罗马市场。而在这里,他们又可以买到葡萄酒和玻璃制品等物品。这种海上路线对于东西方的交流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冲突、狡诈的中间商和政治矛盾切断或阻碍了陆上的丝绸之路的时候。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海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并指出二者的差异。
2021-08-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帝国
2 . 近期,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又有重大发现,新出土的金面具残片、圆口方尊、跪坐人像等重要文物备受瞩目,学者普遍认为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与中原商文明各具特色,相互呼应。据此可以证明(     
A.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B.三星堆文明超越同时代文明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形成D.中华文明多元--体发展模式
2021-07-10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全国百强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2019年7月)中强调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朝以后,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

地区

考古发现

吐鲁番

出土文书“贞观十九年(645年)行兵请赐物牒”,钤(盖)“安西都护之印”
出土“永淳元年(682年)高昌县申太平乡贮粮状”,钤“高昌县之印”
出土“蒲昌县注定户等申州状”,钤“蒲昌县之印”;还出土钤有“天山”“柳中”等县印的文书多件
发掘出张礼臣(唐将帅)墓,其中官方文书,署有史、参军判仓曹、博士摄录事参军、参事等职事名称
出土开元三年(715年)《西州营名籍》,记西州营八队,每队五伙,每伙六驮,至陇西执行运输任务,有押官、“人”(采骑官)
出土宝应元年(762年)《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出土《高昌县牒上安西都护府为曹禄山诉李绍谨辞》,所申“借贷不还事”,涉及不同民族和地区
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载:“廿亩种麦”,“用水渠灌溉”等,钤“伊吾军之印”
发掘出唐代有默书题记和朱、墨篆印的布绢,涉及今河南、陕西、湖北诸省区

库车

出土唐建中钱、中字钱、开元通宝、大历元宝及莲纹砖、陶瓦等

轮台

发掘出唐代屯田城,内有大熔铁炉、唐朝钱币等

焉者

发现几处唐代屯址,如“唐五城”“陆式铺古城”,皆有屯军仓库、地窑、农具、粮食及唐代铜钱等遗物

——摘编自周泓《从考古资料看汉唐两朝对古代新疆的管辖经营》


表格呈现了新疆部分地区唐代的考古发现。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新疆地区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2-08-0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密云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货币。

材料一   考古发掘显示,宋元时期,契丹境内出土的钱币主要为宋钱,占总数的70%左右;目前出土的金代窖藏铜钱以北宋铜钱品种最多,约占钱币总数的90%以上;从西夏遗址、窖藏中发现,宋钱币占西夏流通钱币总数的90%以上。在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到1959年止,东非发现中国、罗马等古代钱币中中国钱币占57%,其中能鉴定出年代的又有91%是宋钱。

材料二   除了宋朝货币币制先进,货币体系完善之外,当时海上贸易在商业运输成本、运输规模、贸易周期等方面与陆上贸易相比,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两宋均重视商业贸易的发展,如宋神宗就曾经说:“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宋高宗强调:“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亚洲海路贸易从而空前繁荣。

——摘编自张星《宋元时期中国货币域外流通研究及当代启示》崔蕊满《宋代钱币的国际化程度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钱在当时所处的国内和国际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钱重要历史地位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021-12-2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含嘉仓也称含嘉仓城(如图所示),是隋唐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粮仓库。考古发掘显示,含嘉仓城有粮窖287座,不少出土粮窖铭砖上记载的粮食来源地有江南的徐州、苏州、润州(镇江)等,以及华北一带的邢州、德州、魏州(河北大名)等地。这反映出隋唐时期(     
A.南方经济地位超过北方B.农民赋役负担极其沉重
C.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D.国家具有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研究表明,距今5000—3000年左右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雕像造型特点、艺术风格及表现手法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雕像相似;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大量来自于印度洋的环纹贝以及东南亚的象牙。这说明三星堆文明
A.源远流长B.以农业为基础C.高度繁荣D.与域外有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21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皂洞口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些陶片和石器。“陶器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可辨器型有大口盆、双耳罐、折沿罐等,具有新石器时代早期上山文化的特征。”这次发掘,填补了兰溪史前文化的空白,将兰溪的历史上溯到一万年左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可靠B.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只能借助考古
C.考古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D.考古学家的鉴别与判断都是正确的
9 . 关于《老子》成书年代,历来有争议。钱穆从时代背景、思想线索、文体修辞等方面对《老子》作了全方位考察,认为《老子》一书成于《庄子》之后。胡适则对使用"思想线索"论证法考证《老子》晚出提出了严厉批评。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中出土了竹书《老子》三种,考古界定为"不晚于战国早期",这就推翻了钱穆等人《老子》成书于战国晚期的说法。这说明
A.判断《老子》成书年代,实物比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B."思想线索"法在史学研究上没有价值,不足为据
C.怀疑态度值得提倡,但在证据不足时应暂缓判断D.研究者立场与方法不同,应容许不同观点存在
2021-06-01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