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封泥是将玺印按在泥上,作为一种封缄的凭证。如图为出土于盐城境内的“祝其亭鉨”封泥。“祝其”是地名(在今连云港赣榆县境内,也有认为在今山东境内),“亭”应是战国时地方行政管理单位。该封泥的发现,表明战国时期的盐城与邻境应该存在官方文书往来。这一实例说明历史遗存
A.能够佐证历史事实B.可与文字记载互证
C.较文献类史料直观D.修正考古研究结论
2021-11-18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021-11-09更新 | 1340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和祭祀用的丝绸。而对新发现坑中的73份碳屑样品进行碳14年代检测,初步判定其中4号坑年代最有可能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三星堆遗址的新发现
A.反映出当时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B.体现出社会等级分化初步显现
C.说明考古发掘就能还原真实历史D.丰富了对中华早期文明的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0年5月,在河南三门峡考古发掘现场出土了一个天鹅青铜壶,内装6斤2000年前的酒,这佐证了《汉书.食货志》中有关酿酒的记载。这说明
A.历史文献对考古具有指导作用B.考古发现有助于印证历史记述
C.文献记载的历史完全可信D.考古能够完全还原历史的真相
5 .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材料一

史料

说明史料①:《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史料②: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兵马俑的砖瓦窑址,发现了百余具骨骸。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史料③:俄国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1)指出上述材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

材料二   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界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第二种观点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

(2)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以上史料和所学说明。
2021-05-01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B卷)
6 . 2021年3月20日的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新闻通气会上,考古队领队冉宏林说,现阶段三星堆考古勘探没有发现确切文字,但在陶器上发现了相关刻画符号,“我们倾向于相信三星堆遗址是有文字的”。也有学者根据新出土的鸟形金饰片猜测,文字在早期可能是饰品,慢慢地演变成一种特殊意义的符号。由此可知
A.陶器上的相关刻画符号就是三星堆遗址的文字B.有鸟形金饰片出土为证,文字是由饰品演变而来
C.历史问题要通过立足现实的逻辑推理进行解决D.三星堆是否有文字需要有进一步出土的史料印证
2021-06-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扶桑树,古代神话传说中太阳栖息的神树。据《山海经 • 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太阳)所浴,在黑齿北。” 2021年4月,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3号青铜神树。据考古专家推测,该神树刻画的应该就是上古神话中所说的 “扶桑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海经》关于扶桑树的记录准确可信B.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D.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2021-06-24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201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了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园;2015年,在刘贺墓主椁室发现5200枚简牍和110枚签牌;2018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简牍整理工作。这些考古发现和研究
A.证明西汉刘贺荒淫无度
B.印证西汉刘贺被废黜的原因
C.说明西汉刘贺重视文化教育
D.可以丰富史学家对西汉刘贺的认识
2021-06-1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丝绸在古代传说是黄帝正妻嫘祖发明的,传说中的嫘祖就是古代蜀地人。《华阳国志》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后,在涂山举行祭天大典,“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1986年在广汉三星堆发掘中,出土的青铜立人像服饰上的花纹非常华丽。2021年三星堆考古出土了纺织品残留物。这表明
A.考古发现能够佐证历史文献记述B.中国在上古时期发明了丝绸
C.文献记述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考证D.考古结果还需进一步考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剪纸作品。

图2:2014年3月21日世界首套夏绣特种邮票《民间传说——牛郞织女》作品首次将邮票与江西新余市特有的手工夏布刺绣艺术完美结合,填补了世界邮票收藏史上的空白,属中国首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形态?它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这种经济形态有何突出特点?
(3)结合材料,请合理地推测一下,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怎样的?

材料二下列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以金属冶炼的文物图片。



(4)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冶炼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史书记载:罗马共和国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用熟铁制的,刺到敌人身上立刻弯曲,需放在地上用脚踩平再用。同一时期(春秋战国),我国的刀剑却锐利坚硬。


(5)依据材料三,为什么同一时期我国的刀剑比罗马共和国士兵所使用的更锐利坚硬?

材料四材料(1)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2)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3)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材



(6)结合材料(1)、(2),提炼唐宋时期的商业发展的相关信息。
(7)阅读材料(3),从《苏州丝织业手工工场》图中提取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3-0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