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翁仕朝(1874—1944),一位乡村塾师,世居香港,历经英国殖民扩张、日本攻陷香港等重大世局之变,始终秉持志节,期望政治清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充满着时代赋予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翁氏对于世界地理颇有浓厚兴趣,出于其手编亲辑之简明著作为《天下寰球中外交通分五大洲图》,简明清晰,并系史志……了解世界,求取新知,自以阅览世界地志为重要入手,自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徐继畲、梁廷楠、姚莹等均循此途,当知知书儒生多具共同意趣,翁氏遗留著作,惟此一种最有贡献。

——王尔敏《儒学世俗化及其对于民间风教之浸濡》

材料二 孙逸仙,想报仇,行革命,灭满洲。数十年,不变志,以三民,为主义……前者仆,后者继,不自由,枉人世。若学买卖,是为商家,有人办丝,有人办茶……中国所用,多是洋货,利归外国,每年甚多。

——翁仕朝授课教材《新三字经》《三、四、五字书》(20世纪初)

材料三 民国政府纪念期,列明以后:正月一号,南京政府成立纪念。二月一号,北京宣布共和纪念(五月)九号,条约(廿一条)国耻纪念(八月)廿九号,《南京和约》国耻纪念。九月七号,《辛丑条约》国耻纪念。

——翁仕朝手稿(20世纪30年代)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翁仕朝和魏源等人具有怎样的“共同意趣”,并分析这种“意趣”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翁仕朝的家国情怀提炼观点,并从内涵和成因方面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019-06-10更新 | 2966次组卷 | 2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2 . 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
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纪念活动,不仅有统一部署和安排,而且要求报告具体开展情况。其中的一些纪念活动,不少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展的,且强调宣传时需注意被宣传的群众的感情与心理。这反映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忽视革命领导权的右倾倾向
B.重视纪念活动的组织性策略性
C.赢得了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
D.已成长为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在当时有人视为理想政体,也有人称其为暴民政治。……在17-18世纪,民主仍然是一个贬义词。19世纪中叶以后,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学界和政治界的主流观点。1992—1993年,西方国家举行了一系列大型学术活动,以纪念雅典民主制诞生2500周年,但学界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仍然不尽一致。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历史变化反映出
A.历史评价一直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B.民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C.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
D.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永无止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纪念鲁迅的大会几乎每年都会举行。参加纪念大会的大部分是进步青年、文艺工作者、工人、学生和广大的市民群众,甚至以前不愿正视、不愿面对鲁迅的人也以“一致的步调迈入了纪念鲁迅先生的会场”。由此可见,当时纪念鲁迅的大会
A.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决心
B.是凝聚抗战力量的有效方式
C.有助于国民政府的抗日宣传
D.扩大了中共在国统区的影响
2019-11-19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十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8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由此可知( )
A.该学者关注殖民掠夺的后果B.两个大陆指的是美洲和非洲
C.黄金和白银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D.该会议讨论的是英国人登陆美洲的意义
2019-01-30更新 | 5463次组卷 | 125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道路可以引导所有民族实现发展振兴;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的史实,对材料其中一个观点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包括赵登禹、张自忠、佟麟阁等为人所熟知的一批国民党将领。台湾军方日前发行一份“勇士国魂月历”,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列为“殉国将领”,这反映了
A.两岸对抗日战争的认识趋于一致
B.两岸对一国两制主张形成共识
C.两岸对国共抗战的认识逐渐客观
D.两岸意识形态的分歧已经消除
2018-05-07更新 | 272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设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
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
诺曼底登陆纪含日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以5月8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前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每年9月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设立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

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的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请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