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波澜壮阔,壮丽辉煌,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

材料一   关键词:开天辟地党的诞生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1)党的奋斗历程刻骨铭心,请指出材料一中与关键词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其指导思想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七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谈谈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历史认识?
2022-10-2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朝:“积贫积弱”?

材料

“积贫积弱”源自钱移先生著作《国史大纲》第六编“两宋之部”第三十一章“贫弱的新中央”之“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国史大纲》是历史学家钱穆于1939年6月撰成的一部通史性论著。钱穆指出,“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

北宋部分皇帝在位时期财政收支情况统计表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盈余(单位:贯)

太宗至道末年

22245800

岁出

余大半

真宗天禧末年

150850100

126775200

余24074900

仁宗皇祐元年

126251964

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

116138405

131864452

不足15726047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宋朝“积贫积弱”的看法。
(2)钱穆先生为什么对宋朝有“积贫积弱”的评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孔子言论的漫画。


材料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生努力不懈。他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典章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他去世前一天,还要求弟子将典籍拿到自己面前。

材料三   截至201812月,中图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汉语、孔子、中国连成一体,把中国的语言、文化,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中国的“友好”,传达向全世界各个角落,不分种族,不分国籍。


(1)指出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2)据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据此,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出现“孔子热”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经过周初大分封,形成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各地诸侯共同拱卫王室的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王室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中央王国与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同时,由于西周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为婚姻的姻亲关系,也使得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从强化中央统治及促进与地方诸侯间的联系来讲,分封制无疑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郭炎《浅谈分封制得与失》

材料二   从制度建设而言,秦郡县制作为治理机制的确立,取决于统治技术的革新,这一革新的关键内容是官僚制的成长。在这一制度下,官僚从君主手上领取俸禄,对君主负责,还要接受考核,官僚之间也以科层制形成官僚体系。就郡县内部而言,郡设有郡守、郡尉和监御史。郡尉是郡守的副职,监御史直接属于中央的御史大夫。县一级,大县设令,小县设长,领有县丞、县尉。自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中间经由汉武帝予以稳定,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郡县制一直是中国古代国家的基石。

——摘编自李磊《真实的郡县制:并非秦朝首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不同,并谈谈你对二者的认识。
6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津作为近代北方的工业与金融中心,金融领域的“斗争”异常激烈。

天津近代发钞银行一览表(摘录)

银行时间设立总部是否在天津性质津钞发行额(民国26年)银行设立时间总部是否在天津津钞发行额(民国26年)性质
汇丰银行1881外资天津农工银行1916商办
华俄道胜银行1896外资中法实业银行1916外资
通惠银行1896官督商办花旗银行1919外资
天津官银号1902官办中国实业银行1919是(后迁出)官民合办1750000
横滨正金银行1903外资中国丝茶银行1925商办
大清银行1905官办中元实业银行1925商办
中国银行1912官办115161800中国农工银行1927官民合办1500000

——摘编自黄丽珍等《天津近代货币“斗争”回顾与思考》

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就先后在东北和华北建立起多家日本银行支行和日伪银行,日军依靠这些银行大量发行伪币来兑换法币和地方货币,掠夺中国人民……为稳定根据地的金融,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自己的银行,发行货币;国民党政府则在国统区严禁使用敌伪货币,并在敌占区推行地方银行纸币护卫法币,维护法币在沦陷区的流通。日伪银行还采取不合理的兑换关系,人为贬低法币,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为了扰乱金融秩序,日军大批伪造根据地货币,发行大量假钞。而敌后根据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反假斗争;国民党政府下令军统局与美国合作,在重庆制造沦陷区的伪币,用于抢购物资。为套取中国外汇,日本在华北各地掀起挤兑银元的风潮,用钞票购兑中国银元,再购兑成白银运往关外,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国民政府采取外汇管制等多种手段以粉碎敌人阴谋,稳定金融秩序。除此之外,日军还开展物资战,到非沦陷区抢购物资,引起通货膨胀,物资战也成为货币战的一种形式。敌后根据地和国民政府也采取积极措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摘编自王永进《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的货币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天津金融领域“斗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中国反击日军“货币战”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货币的新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环境保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且采取了很多措施保护环境。周朝建立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其中有不少官员是跟环境保护相关的,比如掌管山林的官员叫做山虞,要求民众在规定的时间砍伐树木。不让民众猎取幼兽和鸟卵。秦朝的统治者比较重视植树造林,大将军蒙恬就曾经在北方边塞种植大批榆树,形成一条“绿色长城”。汉朝时期的地方官员为了保护水资源,专门颁布了地方性的法规。南北朝时期,北魏宣武帝还把禁止屠杀怀孕的母兽确主为永久的制度。宋代专门设有农师官职,指导并检查民众植树, 明清两朝沿袭了前朝历代保护山林、植树造林的传统。

——摘编自付雷《中国古代的“硬核”环保措施》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使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建立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煤炭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燃烧,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重金属。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拖拉机和机车得以广泛发展起来,石油得以广泛使用并逐步取代了煤炭的使用地位,使用比例大幅增加,开采和加工石油加速了汽车工业的兴起。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使人类向更高境界发展,这种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环境破坏的巨大危机。

——摘编自安杰《世界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深刻的认识”指的是什么?归纳历代统治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环境问题的阶段特征。综合上述材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2-05-2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长久统一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秦、汉政府鼓励农民垦荒,调动了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而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也使更大面积的土地开发成为可能。土壤耕作技术、水利灌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蚕桑培育技术都比前代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黄河流域出现了水稻的种植,麦、菽也在南方有了一定推广,单位粮食生产量较先秦时期也提高了3倍左右。黄河套区、河湟谷地、河西走廊、天山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逐渐成为新的粮食产区。

——摘编自王双怀《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而东晋的建立,为南迁百姓提供了一个庇护所。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476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西夏和宋并立形势图

宋代海路贸易示意图

宋代著名书院分布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幅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三大发明相对应的联系,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诱敌深入,将联合国军引至朝鲜纵深的长津湖地区,对敌军构成包围态势,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国第10军团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气温下展开激烈较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津湖战役中的伤亡情况

参战人数战斗减员非战斗减员(冻伤亡)伤亡比例
美国第10军团10000010505733818%
中国志愿军第9兵团150000213002895433%

——根据张枫《长津湖战役再审视》整理

材料二   美军是清一色的自动武器,大中小口径火炮齐全;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兵种建制齐全;三军立体作战建制整齐;食物全部是铁制罐头食品;居住条件均为野战帐篷,每人配发一个鸭绒睡袋。

——根据宋时轮(时任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秘书的口述整理

材料三   志愿军总部向9兵团发出贺电:“你们在冰天雪地、粮弹运输极端困难情况下,与敌苦战一月有余,终于熬过困难,打败了美国侵略军陆战1师及第7师,收复了许多重要城镇,取得了很大胜利。

美陆战1师也把长津湖作战视为其骄傲的资本,美国军方为长津湖作战共颁发了17枚荣誉勋章、70枚海军十字勋章,是美军战史上为一次作战颁发勋章最多的一次。英国人麦克斯·哈斯丁评论:“(美)陆战队员的表现是英勇的。他们从长津湖成建制的退出来,基本上保留了他们所有的重型装备。”

——佳音《中美军人的各自亲历》


请回答:
(1)辨析上述材料,概括能够认定的基本史实。
(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众多专家指出,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