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 . 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瘟疫与人》曾说,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价值变迁,绝不可能仅仅取决于瘟疫;然而瘟疫流行以及城市当局应对瘟疫的成功方式,肯定对欧洲意识形态的划时代转变发挥过重大作用。材料中能够体现唯物史观的是(     
A.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决定作用
B.瘟疫是引起物质生活方式变迁的内因
C.文艺复兴运动决定了城市经济水平
D.生活方式变迁不能影响意识形态变化
2024-04-2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学校兴趣小组将“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外交”作为研究课题,他们收集了下面三张图片,这些图片共同说明了(     
A.中国巩固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B.中国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C.中国在世界事务中作用日益重要D.中国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024-01-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民族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课上,讨论中世纪欧洲封建王权强化的问题,同学们征引史实,各抒己见
甲说: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乙说: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给他一个额头吻以示原谅。
丙说: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因向教会增税与教皇冲突,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得到“民众支持”;1308年教皇被迫前到法国南部的阿维农,史称“阿维农之囚”。
丁说: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宣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有越权、司法权”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甲说、乙说B.丙说、丁说C.甲说、丙说D.乙说、丁说
2024-01-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民族班)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英国法学家奥斯丁认为法律是掌握主权的上级所颁布的命令,不服从或违背它将面临制裁,而国际社会并不存在这样的法,国际法不过是一部有道德力量的行为规范而已。

国际法涉及内容
①《国联盟约》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对任何违反盟约进行战争的成员国采取行动,直至使用军事力量,并赋予行政院以开除这种成员国的权力。
②《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是基本原则。
③《非战公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原则,是第一个提出把放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但“保留条件”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④《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⑤《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贷款。
⑥《北大西洋公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相关内容,就国际法的效力提出自己的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竹书纪年》载:“(西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汉水)。” “过伯簋”铭文(如下图):“(昭王时)过伯(封地在今山东)从王伐反荆,孚(缴获)金(铜),用乍(作)宗室宝尊彝。”运用这两则史料,可以证实的有(     
   
①昭王带兵征伐不臣服于周的楚       ②昭王十六年楚地向周王贡献铜
③诸侯有带兵随周王作战的义务       ④儒家学说传播到长江流域的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03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故宫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又称紫禁城。故宫主要建筑自南向北端正地排列在一条贯通紫禁城的中轴线上,配属建筑分别向东西两侧依次排列,全部建筑群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雍正帝时期,养心殿开始成为皇帝居住和清朝朝政的主要处理地点,此后军机处设立之后办公地点也在养心殿附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故宫被抢劫的无价之宝多达数千件。1912年以后,依据《清室优待条件》部分条款,加之袁世凯感念旧主,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仍居故宫中。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故宫。192510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1933年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决定将故宫的文物分批运往上海,1936年又被运往南京,七七事变后,又运往大后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故宫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辟为“故宫博物院”。

——摘编自胡先妮《最伟大的文明奇迹》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故宫与中国历史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2023-10-24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中古时期的欧洲,抄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和15个月的时间,仅羊皮就占去书的一半成本。1470年,一位意大利主教观察到,三个人使用一部印刷机工作三个月,可以印出300册书,而这么多书要是用手工抄录,需要三个抄写人一辈子的时间。这种变化是由于(     
A.雕版印刷术西传B.谷登堡发明印刷机械
C.印刷书的出现D.研究型大学的产生
2023-10-24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北战争后,惨败的南方精英们推崇种族歧视。种族歧视便替代“老南方的旧制度”,成为美国南方的“特殊制度”。美国的种族歧视源于(     
A.分权制衡的联邦制B.种植园奴隶制度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考迪罗独裁制度
2023-10-24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古代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重要问题的思索,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了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他们思考实践的结果是(     
A.丰富了人类的知识B.形成了基督教神学体系
C.形成了悲剧和喜剧D.创造了西方史学的经典
2023-10-24更新 | 220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一部古代亚洲文学作品中,记录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在太阳神帮助下打败怪兽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洪水故事,反映了早期两河流域居民的生命观。该作品是(     
A.《天方夜谭》B.《罗摩衍那》C.《吉尔伽美什》D.《万叶集》
2023-10-2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