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魏晋时期,小麦在南方地区广泛种植。东晋义熙十四年(418),三吴水灾,谷贵民饥,淮河流域则“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大明七年(463),南朝孝武帝诏云:“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由此可知,小麦的广泛种植(       
A.扭转了南方落后局面B.提高了备荒防灾能力
C.改善了民众饮食结构D.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
2 . 史学家严耕望说,秦汉时代,“郡守有丞以佐之,由中央任命,但无实权,而太守自辟用之,卒、吏、书、佐反较有权”。这说明(     
A.集权与分权是绝对的B.地方出现了割据局面
C.皇帝的权力受到制约D.地方上有一定的实权
2024-01-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3 . 宋代《建隆重定刑统》中的《职制律》专门对一些常见的官员违法事项及其量刑标准作了规定。此时朝廷还常常借助颁布“宣敕”或“敕令”传达以皇帝为中心的顶层指示,对《职制律》所涉官员违法惩治形成补充。宋朝这些举动旨在(     
A.防止权臣朝堂擅权B.革新选官用人机制
C.保障监察规范有效D.完善律令结合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A.政权的并立与更迭B.战争的延续与破坏
C.民族的迁徙与交融D.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5 . 宋朝时期,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范仲淹设置扶助族人的义庄,司马光著有规范家庭礼仪的《司马氏书仪》,朱熹编写《朱子家礼》刊行。这些知识分子是在践行(  )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
C.“齐家”理念D.周礼宗法制
2024-01-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安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6 . 唐宪宗时期,梁悦为报父仇,杀死了秦杲,然后主动投案自首。按照《唐律》规定:“以刃及故杀人者,斩”,围绕该案的审判,朝中大臣有依法严惩和宽宥处理两种意见。唐宪宗采纳韩愈等人意见,认为梁悦的行为是人之本性,志在殉节,本无求生,故减免其死罪,杖一百,流放循州。该案件的审理判决反映了(     
A.官僚势力干预司法审判B.唐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C.儒家伦理影响司法实践D.唐朝后期法律的松弛
7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通过各种方式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

材料

先秦时期分封制、礼乐制、世官制、《禹刑》、贡赋、为户籍相伍、《礼记·王制》论国家备荒、商鞅变法
封建时期三公九卿制、行省制、上计制、察举制、台谏合一、科举制、王安石变法、《唐律疏议》、《吕氏乡约》、宣政院、汉倭奴国王金印、租庸调制、乡里制、鸠杖
近代时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训政纲领》、三三制、戊戌变法、《奏定学堂章程》、《公务员任用法》、法币改革、协定关税
现代时期五四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民法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材料中一个阶段的整体或部分信息,或不同阶段的部分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主题并自拟论题,阐述该主题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要有结论)
8 . 二战后,美国向日本提供了乳酪、小麦、罐头等生活必需物资以缓解粮食危机。50年代初,美国诱导日本政府达成保证会继续扩大购买美国粮食的协议。日本餐桌的食物由米饭、鱼类等向面包、牛排等转变。美国对日本实施的粮食战略(       
A.不利于日本的粮食安全B.解决了日本发展的粮食问题
C.利于日本饮食文化进步D.扩大了日美之间的贸易规模
9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推行保甲制,江苏省民政厅所编《江苏省保甲总报告》中强调;“保甲之效,语其末,则肃清匪源,增强自卫;溯其本,则组织民众,推行政令,训练四权,促成自治,胥有赖焉。”这一时期的保甲制(  )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的结合B.表明地方官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C.为强化国民党政府统治创造了条件D.完全割裂了基层治理和宗族组织
10 . 如表所示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赋税制度。据此可知,这一赋税制度是(     
征收名目将田赋和名目繁多的徭役合并征收。
纳税方式取消力役,把按丁、按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并将其摊入田赋中,征收赋税一律征银,用货币取代实物和力役;差役由政府雇佣。
征收方式改民收为官收,从征收到押运均由官府承办。
A.摊丁入亩B.两税法C.一条鞭法D.租庸调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