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文献资料与学者研究表明,第19代商王盘庚迁都,此后两个多世纪中形成伟大的商文明:第22代商王武丁开疆拓土,商朝发展到顶峰。而无论是史书叙述的频度还是民众熟知的程度,商朝末亡国之君商纣王都更为突出。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
C.现实需要影响历史记忆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
2 .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思想界肯定和认可王安石变法,甚至用当时西方流行的政治经济学概念对王安石的政策主张进行了新的诠释。这一变化表明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中叶,素有“航海家”之称的亨利王子在葡萄牙设立航海学校,培养航海人才,奖励航海事业,积极筹划开辟绕过非洲到东方的新航路。“他企图攫取香料贸易,他渴望传播基督教福音”。由于“欧洲市场对香料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埃及对于转口的东方货物征税很高,这种情况自然使发现一条直接通往东方的航路具有新的价值”。

——摘编自黄顺利《地理大发现与中国海洋观的演变》

材料二       

由新大陆传入旧大陆由旧大陆传入新大陆
玉米、番薯、火鸡、豆荚类、番茄、南瓜、辣椒、花生、烟草、向日葵等小麦、包心菜、柠檬、马、牛、家鸡、郁金香、橄榄、天花、麻疹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进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给材料二拟定一个主题,并阐述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曾说过“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他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 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些言论反映了(   
A.士阶层对道的探索B.士阶层的价值定位
C.儒者们的高行美德D.百家之道趋于统一
2023-02-27更新 | 56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19-01-30更新 | 5864次组卷 | 7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