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歌谣、谚语合称“谣谚”,二者都因很上口而便于传诵,是民风民心的直接体现,也能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

宋代部分谣谚

类别谣谚
经济谣富儿更替做(轮流做富户)
科举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政治谣须信朝家重儒术,一时同榜用三人(同一场科举朝廷重用了三人)
社会谣只重衣衫不重人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提取一个历史观点,并进行阐释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太宗时期有关在高昌设置州县的争论

贞观四年(630年)高昌王麹文泰曾亲自朝唐。但贞观六年(632年)唐经焉耆之请,开大碛路,使得高昌独擅东西交通的格局被打破。高昌遂攻焉者,又遏绝西城朝贡,攻唐伊吾,西联西突厥,北又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唐与高昌关系破裂。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攻灭了高昌国。

关于如何统治高昌地区,唐太宗主张设置州县,大臣代表魏征反对,认为“陛下初临天下,高昌王先来朝谒,自后数有商胡称其遏绝贡献,加之不礼大国诏使,遂使王诛载加。若罪止文泰,斯亦可矣。未若因抚其民而立其子,所谓伐罪吊民,威德被于遐外,为国之善者也。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人镇守,数年一易,每来往交替,死者十有三四,遣办衣资,离别亲戚,十年之后,陇右空虚,陛下终不得高昌撮谷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事无用,臣未见其可”。但太宗坚持己见,依然在高昌设置了州县,并开始积极经营高昌。

——据《贞观政要》《资治通鉴》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间析唐太宗出兵高昌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魏征对处置高昌国持何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唐太宗“坚持己见”的合理性。
2024-03-30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6(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甘肃、贵州七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纲领中的时代·时代中的纲领

材料   表中共二大部分纲领或决议案

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

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制定了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通过了9个决议案

《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议会行动议决案》《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少年运动问题的决议案》《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案》

——据《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纲领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二大通过的9个决议案的特点。
2024-03-3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5(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甘肃、贵州七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工人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A.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D.统一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2024-03-18更新 | 335次组卷 | 137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百年以来,则是旷古未有的一个大变局,……这一个大变局是什么变局呢?原来就是民族自信的大实验期。……在只觉得坚甲利兵不行的时代,我们犹可以自己的哲学与艺术自慰,我们的态度还是在鄙夷着,到了觉得声光化电也不行的时代,我们就只有让步了,但让也只让半步,这就是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觉得连义理词章也不行了时,于是整个让步了,因而有所谓“全盘西化”。“全盘西化”的主张之出现,就证明是我们自信力的丧失之达于极峰。

——摘自李长之《中国文化运动的现阶段》(1942年)

材料二   在这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宝库面前,我感到深深内疚的是,自己在漂洋过海、旅居欧洲时期,只认为希腊、罗马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世界文艺发展的高峰,而对祖国伟大灿烂的古代艺术却一无所知。今天,面对祖先遗留下来的稀世珍宝,才如梦初醒,追悔莫及。

——摘自常书鸿《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言之成理)
2024-03-07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6(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甘肃、贵州七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始终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实现农业丰收必须把顺天时、量地利、用人力三要素加以有机结合,并进行统筹规划。在医学上,传统的中医理论强调把人放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整体中去剖析病症,严格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的、有明确针对性的疗法,始终把患者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整体观察、辩证论治。也正因如此,传统中医理论令推崇技术实验、病理分析的西方医学家颇感费解。

——摘编自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   17世纪以来,科学的权威已为近世多数哲学家所承认。此一权威,殊不同于教会的权威。科学权威,理智的力量也。人之于科学权威,可以拒绝,可以接受。拒绝,无须受惩罚。接受,无须出于保身家、保名誉之考虑。……再者,科学的权威,明一理有一理之权威,明二理有二理之权威。科学的权威,止于已明之理:不若天主教义,乃包罗万象之体系,道德准则,人生理想,甚至世界之过去与未来,无一不在此体系之内。科学如有所见,仅以此时此物已有科学实证者为限。……科学的权威,尚有一点不同于教会的权威,……即科学作出的判断,曰此是暂时的结论,此有盖然性,科学的结论可加以修正,此是科学家共有的见解。

——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多数哲学家承认科学的原因。
2024-03-06更新 | 151次组卷 | 9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5(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甘肃、贵州七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区别于一般的帝国、封建王国或所谓的“早熟国家”,而具有天下性、道统性与科层性的国家性特征。以天下为治理对象,以天命为合法性来源,以天子为最高权威的天下国家是大一统国家超越性的宏观架构。以儒家思想谱系为主要内容的道统观念是古代的“国家学说”。文字的统一是形塑大一统国家韧性的重要初始条件。“书同文”的形成突破了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造成的文化藩篱,为实现跨时空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初始条件。

——摘编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阅读材料,任选其中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06更新 | 164次组卷 | 7卷引用:大题预测卷05(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甘肃、贵州七省专用)-【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通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时间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时间的掌控也是权利的表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人告诉我各种职员曾采用了如此不正当的手段,以至于下班时用走得最快的钟来计算,而且在他们下班时间到来前就打铃,上班时则让钟走得很慢而铃在他们上班时间过去后才响。那两个黑心的内奸福韦尔和斯凯乐恩故意允许这样做。有鉴于此,这里命令:除了告诫员的钟,任何人因此之故不得以其他的钟、铃、表或日晷来计算时间;除了管钟人,这个钟指的时间决不允许任何人变动……”

——18世纪英国克劳利铁厂制订的《手则读本·监察员守则》

材料二   “我在布雷德先生的工厂里工作……在那儿,夏天我们得干到天黑得看不见的时候。我说不出我们是在几点钟停止工作的。除了主人和他的儿子。谁都没有表。所以我们不知道时间。有一个人有表……但被人拿走了交给主人保管,因为他曾把白天的时间告诉其他工人……”

——18世纪一个英国工人的证词

材料三   “《字林报》云,江海关新装大钟,业已校拨准确,定于元旦子正为始,正式报时。从此上海一埠对于沿海区标准时刻,复得有所准则,中外人士同蒙利□,该钟计时非常准确,制造者保证每月时差不逾十五秒,即每日不逾半秒,而其鸣声亦殊宏亮,若在静夜,几可闻于全埠,所以海关税务司深望本埠各公共处所时钟,咸能以该钟为标准,使全埠时刻得以划一、不爽分秒云。”

——《海关大钟今晨校准》,《申报》1928年1月1日

(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时间问题上有何分歧?请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这一分歧产生的社会根源。
(2)根据以上材料,以“从传统到现代”为角度说明1928年江海关新装大钟的历史意义。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其余陈平、王陵皆白徒……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摘编自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

材料二   中国近代所处的局势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所遇之敌人确是“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的结论是不能否认的或修改的。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材料三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

——摘自《改革开放简史》

作为“百年变局”的参与者,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进程中汲取应对变局的智慧,自拟论题,阐述你的历史认识。(要求:主题贯通,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2024-01-29更新 | 279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4 主观题汇编 -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工业革命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当代
广度亚欧之间长期存在贵金属流动,16世纪扩展到美洲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制之外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
制度化金融中心数量少,商人和银行网络开始发展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穷国的影响不断增加
分层通过一些小的中心组织国际金融;欧洲中心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贸易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贸易各处都有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金融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金融全球化的影响及启示。
2024-01-29更新 | 249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4 主观题汇编 - 2024年1月“九省联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