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1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最终实现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标志法国成文法体系的确立
2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朝末年的韦昭渡,属京兆韦氏,咸通进士。却被宦官田令孜讥讽为“在中书则开铺卖官,居翰林则借人把笔”;至于裴枢,出自“代袭冠冕”的河东著族闻喜裴氏,咸通进士。更只被军阀朱温及其心腹视为“衣冠宿望难制者。”材料表明士大夫群体(     
A.构成资质令人瞩目B.来源兼具科举和门户特点
C.对品第的维护和自矜D.完全由新兴势力构成
2023-10-25更新 | 545次组卷 | 13卷引用:黄金卷07(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文化运动后,胡适曾说:当日之所以“批评孔孟,弹劾程朱,反对孔教,否认上帝,为的是要打倒一尊的门户,解放中国的思想,提倡怀疑的态度和批评的精神而已”。其说明,新文化文化运动意在(     
A.集中批判儒家思想B.启发民众理性自觉
C.宣扬传统伦理道德D.彻底摧毁传统文化
2023-11-26更新 | 521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5 . 德国政治经济学之父李斯特在19世纪40年代多次说道:生机勃勃的工业是民族精神的一剂补药。对经济问题漫不经心是危险的——且不论和英国相比德国的经济很落后,而且德国人将远远落后于法国人和北美人,甚至远远落后于俄国人,这是一种明显堕落的状态,其前景足以将任何爱国者都吓得手足无措。这种观点旨在强调(     
A.德意志与其他国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B.德意志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资源优势
C.通过推进经济一体化实现德意志统一D.发展工业经济以提升德意志民族认同
6 .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B.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D.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2023-11-13更新 | 519次组卷 | 13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洋官报》于1907年发表的《论吾国商民宜知外人实业之侵略》一文指出,“一切瑰奇绚丽之品物名皆冠以东西洋者无非实业侵略之军队也”,“窥察我民之嗜好是实业侵略之侦探也,内外转运浸至偏僻是实业侵略之向导也,烟间茶肆、零星小贸与夫街市设摊,罗列求售,是实业侵略之支队也”。《南洋官报》发表该文意在
A.强烈批判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B.揭露本国商人小贩唯利是图
C.宣扬国民实业救国的思想潮流D.批判政府软弱无法抵制侵略
2023-06-07更新 | 521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8(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神话是现实的折射。《荷马史诗》载,太阳神阿波罗与伊达斯王子为追求马尔皮萨公主展开角逐,请宙斯裁断。宙斯将选择权交给公主,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这则神话反映了古希腊(       
A.尊重女性,婚姻自由B.崇拜神明,彰显人性
C.追求浪漫,崇尚爱情D.奉行民主,人神平等
9 . 如图为近代中国英商、华商、日商纱厂已开车的机器设备增长情况(纺机锭数)。甲、乙、丙分别对应的是(     

A.华商、日商、英商B.日本、华商、英商
C.英商、华商、日商D.华商、英商、日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2024-04-06更新 | 476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01)(12+2+1模式)-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