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3-06-01更新 | 96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山东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北宋诗人张耒在《卖饼儿》中写道:“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对该诗解读正确的是(     
A.折射出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B.体现了士人价值观念的变化
C.表达了知识分子经商的愿望D.反映出宋代阶层流动的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有思想家指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悌,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用《诗》、《书》、礼、乐、孝、悌、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困。”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礼乐社会B.严格控制臣民
C.讲究师出有名D.实行军功爵制
4 . 儒家经典的发展和演变,有其内在逻辑性,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某历史学家在进行“十三经”逻辑结构研究时做了如下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形成过程逻辑主题
孔子晚年整理古代典籍形成六经,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春秋》《周易》。圣王之道
秦始皇时“焚书”,《乐经》从此失传。
汉孝武帝时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东汉时又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帝王之道
唐时《春秋》扩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穀梁传》;《礼经》扩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再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纲纪道德
宋时加《孟子》,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南宋时朱熹编著《大学》《中庸》“章句”和《论语》《孟子》集注”,和原有的五经合起来形成“四书五经”。心性义理

(1)根据材料,指出儒家经典演变的特征。
(2)从材料中选择一个逻辑主题,进行历史解释。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曾在此创作了240余首诗歌。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使之成为中国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据不完全统计,杜甫草堂现有馆藏珍贵文献3万余册(含十数种语言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刻本120余部);各类文物2000余件,包括古今与杜甫及杜诗有关的碑刻、书画、对联、印章等,它们共同构成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

表:成都杜甫草堂部分“文本化风景”

内容来源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北宋王安石为《杜甫画像》题诗(部分)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晚清名士顾复初于光绪年问题写、现代书法家邵章补书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学者郭沫若1953年题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学者谢无量1955年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
对人类最伟大的诗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法国前总统希拉克2004年题词

——据《杜甫草堂诗艺文研究》等整理

围绕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予以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资政新篇》提出,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兼通的人才需施以“三宝”教育。宗教道德教育为“上宝”,火船、火车、连环枪、量天尺等为“中宝”,文学艺术、诗画美术为“下宝”。这表明,《资政新篇》(     
A.较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具有初步近代化的治理理念
C.体现出农民阶级革命的需求D.注重消除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曰:荆公(王安石)宰吾鄞,学校振士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

(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
2022-11-27更新 | 2153次组卷 | 1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中大量的香草美人、神话人物、虬龙鸾凤,绝不是以意象本身的意义存在的,而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这些在后世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中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这表明《楚辞》
A.呈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B.可用于证实周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9 . 动画作品中的历史问题

艺术——写实,兼有写意。阅读以下美国动画《猫和老鼠》中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扬基都德鼠》一集中,老鼠“痛击”了猫,并于剧末写下“Send more cats”(送更多猫来)。这一情节致敬了发生在太平洋威克岛的战役中,守岛美军在弹尽粮绝时向长官提出“Send morejaps”(送更多日军来)一事。

(1)根据材料一,推测威克岛战役发生于
A.甲午战争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日俄战争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材料二   《小孤儿》一集中,老鼠争抢猫的食物。手持冷兵器的猫难敌使用火器的老鼠。剧末,伤痕累累的猫不得不与老鼠在感恩节晚餐桌前一同祷告。该集剧情集中展现了对美国建国历程的反思。

(2)结合下面剧照,推测其中“猫”喻指的当是北美历史上的哪一群体?结合史实,简述理由。

材料三   《猫的协奏曲》一集中,猫弹奏了音乐家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剧中动画形象所弹奏的音符与原曲琴键完全对应,且指法准确。此集与《小孤儿》和《扬基都德鼠》于19431948年间三次获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推测这一时期美国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评奖标准有哪些?并写出一则验证你推测的方法。

材料四   曾经人们认为只存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形式。1911年,有人提出电影是“第七艺术”;20世纪中叶起,电视被视为“第八艺术”。进入21世纪后,电子游戏开始逐渐被认为“第九艺术”。甚至有专家指出“人人都是艺术家”。

(4)结合所学,说说你认为20世纪以来艺术形式渐增的原因有哪些?
2022-04-3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上海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末,严复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文化作了一番比较,得出的论断是:前者亲亲,后者尚贤;前者尊主,后者隆民;前者夸多识,后者尊新知;前者委天数,后者诗人力。由此可见,严复
A.开新文化运动的先河B.科学分析东西方文化
C.倡导维新以救亡图存D.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