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9世纪欧洲贵族地位变化大事表(部分)

法国俄国英国
国王路易十四(16381715)时期,出现了一整套等级分明的规则和礼仪。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模仿的榜样。
1789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西,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1714年,沙皇颁布法令,将贵族的领地由有条件占有变成贵族私产。
1861年,俄国贵族失去了免费劳动力和近一半的土地。
1761年,英国下院中60%是贵族。
1832年议会改革中,苏格兰和爱尔兰选区茨得13个议席,新兴工业城市选区获得65个议会席位。
18~19世纪欧洲社会贵族阶层走向衰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加以说明。
2022-01-20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几乎绝对意义的排斥;而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这一特色获得了更大意义的生存空间。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B.思想解放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C.国家政策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D.文化领域“左”倾错误得以纠正
2022-01-09更新 | 295次组卷 | 4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被元灭后,相当的南方士人或以“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或以“士人若不至京师,便不足以昌行其道”为由北上仕元。而明清鼎革之际,殉明士大夫就达3800多人,而选择自我放逐的明遗民为数更众。这种变化表明
A.清朝统治者打击汉族士大夫更甚B.元朝统治者的文化政策积极有效
C.明清专制皇权加强深远影响D.官方哲学不断被拔高并走向僵化
2021-05-29更新 | 45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变化反映当时
A.世袭制瓦解B.社会的转型C.士阶层崛起D.律法的严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2020-12-11更新 | 1652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彼特拉克等人强调“人性”,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而到了15世纪,布鲁尼等人则将强调关注社会政治事务,主张在佛罗伦萨实行共和政制。这一变化反映出
A.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B.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有所扩充
C.政治斗争成为文艺复兴核心D.理性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早年曾参加抗清斗争,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清末,革命者将王夫之作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扬,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这一现象说明,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A.源于人物自身的多面性B.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C.受现实政治需要的影响D.无法做到真正的公正客观
2021-01-02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   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I.金《欧洲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2021-01-09更新 | 3684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③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后汉书》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然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纸,絮——苫也”,即纸是以絮为原料,苫为工具所制得。由此可推知
A.纸是缣帛用于书写时的别称B.许慎所记与蔡伦造纸相吻合
C.东汉时期造纸原料不断变化D.两者所说的纸可能并非一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