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6 道试题
1 .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学说,建成新的思想体系,下列符合董仲舒新儒学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民贵君轻”
C.“君权神授”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2-1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历史兴趣小组这样形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有的“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惩罚可以治国也”;有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的“用财节,自养俭”;有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些思想分别代表的流派是(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道家、墨家、儒家
3 . 宋朝历史极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承前启后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设置,并非全盘新创,而基本上是整理、更革前代设施的产物。更革思路是在北宋初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步明朗化的,它清楚地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同时使政权机构之职能分工更为明朗、责任更为集中。马端临《文献通考》曰: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二   宋代文化得到相对普及,这种相对普及最重要也富有时代意义的表现是文化不再被极少数士家大族完全垄断,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如理学不再仅仅是”“等一些深奥的哲理,而是呈现了普及化、通俗化的趋势;文学重心的下移适应了社会娱乐的需要。另外,宋代虽为市贾,亦重儒术的事例不少,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清代沈垚就认为,从宋代开始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说明当时士、商之间的界限确实已经不太分明。

——选编自张全明等《中国历史大讲堂·宋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前期在中枢权力机构设置上这一“更革思路”的表现。指出实施这一“更革思路”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文化“逐渐由士阶层普及到农工商各阶层”在思想、文学方面的体现。
(3)依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从宋代开始“商人的社会地位开始转变”的表现。
2022-11-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每个时代各有其灿烂的文化,多姿多彩。下表朝代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朝代成就
春秋战国《老子》《诗经》
两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黄帝内经》《齐民要术》
隋唐时期《唐本草》、雕版印刷的佛经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图为某个老师上课时绘制的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趋势图,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以“儒”为业,兴办私学,授徒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孟子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化并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其提出了“人唯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论,“尽心、知性、知天”的天道观,“由博返约”的认识论,“养吾浩然正气”的人格论,其主要学说体现在《孟子》一书中。荀子一方面强调人自身的修养,强调圣人、君主对人民的教化作用,另一方面,他又看到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并不能维持社会统治秩序。因而他的思想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而且强调集体的礼法纲常,主张礼法并重。

——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内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孔子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儒学产生发展的过程。
2022-11-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在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中,中医的参与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疗效。可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借鉴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D.《氾胜之书》
2022-11-1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代哲学家、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在传播儒学的过程中,认为“不以老幼贵贱贤愚”“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他独创的“百姓日用是道”和“身本论”思想都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到“良知”。王艮的这一思想(     
A.有利于推动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B.践行了“正君心”的理论
C.强调格物致知是达到天理的正确途径D.蕴含近代民主启蒙因素
9 . 1503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发表《基督战士手册》,强调基督教徒必须内心虔诚,反对只注意宗教仪式(如斋戒、朝圣、赎罪券)和口传教义,否定仪式和教士的中介作用。 这一主张(     
A.有利于冲击传统思想B.实现世俗王权地位的上升
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2022-11-1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宜城一中、枣阳一中等六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代科学与经济垄断】

材料   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的科学兴趣是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要社会有足够的科学兴趣,这种兴趣就可以激励人们把其他因素如资金、经验、理论等,交流配置到有创新能力的人那里,资助和激励他们的科学研究和交流。……人们对一种东西产生兴趣,愿意为它付出财物和时间,根本的原因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谋生的需要。在适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产品质量和成本对赢得市场至关重要,因而必须讲求技术、重视科学。但中国古代工商业或由国家政府垄断经营,或由官僚直接、间接经营,或通过国家行会控制民营手工业,或建立匠籍制度垄断手工业人才,表现出明显的以权力为基础的垄断性,使得中国古代科学一直不能超出古代科学阶段。

——摘编自朱诗勇《中国古代科学的产业基础:工商业的特殊垄断性》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2-11-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