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2022-06-09更新 | 11869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伽利略在17世纪初期发表文章说:“借助于望远镜,任何人都可或多或少地观察到……银河系只不过是一团成串地聚集在一起的数不清的星体。”这一论述
A.推动了探险家们开辟新航路B.挑战了天主教神学思想
C.促使科学研究开始面向宇宙D.有利于经典力学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
2022-03-06更新 | 147次组卷 | 149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5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6次组卷 | 156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备用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革命党人陈天华认为,《明夷待访录》“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这主要是因为黄宗羲
A.主张知行合一B.提出“工商皆本”
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宋词、唐诗、楚辞B.唐诗、宋词、元曲
C.楚辞、汉赋、唐诗D.楚辞、唐诗、宋词
2022-01-21更新 | 432次组卷 | 154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15~1918年出版的《新青年》中,“社会主义”一词总共才出现3次;而1919~1922年,该词出现达1188次,甚至一些与新文化运动不相干的人也追求时髦,大讲他们的所谓“社会主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无产阶级运动日益高涨B.“社会主义”受到了民众拥护
C.新的价值观念日益凸显D.资本主义政体被知识界否定
9 . 乾隆年间,朝廷要求地方官员查禁大量戏曲剧本。在禁毁一些民间剧本的同时,朝廷鼓励并组织力量改编和创作了大量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忠君孝亲,劝人向善一类的剧本,供民间戏曲表演。这一措施意在
A.推动戏曲艺术的繁荣B.促进文化艺术作品创新
C.阻止儒家思想的传播D.借助戏曲强化思想控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体现出其工商皆本的思想
C.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了全国规模的天文测量
D.指南针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