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020-10-29更新 | 1182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县一中高二12月学业调研历史卷
3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光绪皇帝在《明定国是诏》中说:“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下对材料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表现了反对维新变法的政治倾向B.说明了维新变法一定程度的局限
C.强调了西学对时弊的纠偏与补正D.反映了清廷权力结构的不断变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以下材料所反映的主张解读准确的是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起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性情而导之。”
A.老子将万物本原归结为“道”B.孔子主张“性本善”“有教无类”
C.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D.荀子从人性出发,主张隆礼重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魏源十分欣赏英国“国中宗室大臣皆坐而议政”之风,在《圣武记》中多次赞誉清朝兴起初期八大王坐而议政之事,将两者等同视为传统“王道”政治的体现。据此可知,魏源
A.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广泛关注外部世界的变化
C.推崇英国君主立宪制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化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瓦特的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瓦特为机器提供了巨大动力B.瓦特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C.瓦特是蒸汽机的最早发明者D.瓦特推动人类文明步入工业时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公元2世纪后期,《诗》《书》《春秋》等七经刻成石碑,立于洛阳太学,史称“熹平石经”,它是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下图为该石经残石。下列对上述材料解读确切的是
A.石碑上文字的书体始创于汉代B.太学推动了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C.儒学开始被确立为正统思想D.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发展
2021-02-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2019-06-10更新 | 5233次组卷 | 5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江晓原在《科学史十五讲》中写道:“明代中国数学的发展表现得非常特殊。一方面,对理论数学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甚至连宋元时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逐渐被人遗忘;另一方面,实用数学的普及程度超越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明代实用数学的普及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
B.明代理论数学的衰退与宋明理学的盛行有关
C.明代数学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科技的普遍特征
D.明代科举考试的改革促进了实用数学的普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