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2018-11-11更新 | 477次组卷 | 4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对此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火药加速了骑士阶层的衰落B.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C.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D.印刷术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下列选项中对该画解读合理的有

①在绘画题材上属于人物画②画面具有意境深远的特色
③反映唐朝与边疆民族政权的关系④再现了唐朝积极友好的对外政策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韩非子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法思想具有互通性
B.实现国强民富成为士人共识
C.法家更顺应时代潮流
D.儒家强调统治者应为政以德
6 . 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2020-09-22更新 | 99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历史试题
7 . 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
A.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B.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C.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D.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清代李绂认为“圣人之学在于躬行心得……学必躬行而后心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李绂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说”
B.两人都无限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
C.两者都是理学走向僵化的表现
D.反映了思想文化的“逃世”倾向
2020-01-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
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
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
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2019-07-09更新 | 372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