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画的杰作大都画的是山水、花卉、树木、竹子。一幅山水画里,在山脚下,或是在河岸边,总可以看到有人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对材料解说合理的是
A.中国画都以自然为主题
B.老庄思想影响艺术创作
C.国画成为儒学教化工具
D.写意绘画开始成为主流
2 . “...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三个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指明了研究自然的四条基本规则,这四条规则的核心问题是强调研究的客观性,即坚持对自然研究的唯物主义的态度”,上述解说描述的是
A.B.C.D.
2017-08-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3月份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代的经和传分离,经学学者追求用支离破碎的僻义去逃避别人的诘难,而牵强附会,巧为立说;解说五个字的文章,即达到二三万言。材料说明当时
A.经学学者的研究能力加强
B.儒学逐渐与社会现实结合
C.儒学研究陷入零散与烦琐
D.经学因晦涩受到佛道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诗》的首篇《关雎》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维护了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B.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D.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伽利略
A.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B.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D.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2021-04-24更新 | 210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2020-07-01更新 | 995次组卷 | 3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当代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D.史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8 . 司马迁的《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载:“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下列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有( )
①战国时期养士之风大盛 
②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③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 
④士掌握了各国的统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2019-10-1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60年以前,《海国图志》在中国一直被视为不急之务而遭受冷落。而《海国图志》的传入使日本如获至宝,“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并形成了《海国图志》时代。对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A.魏源已经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海国图志》维护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
C.《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直接导致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兴起
D.统治集团的认知差异影响着中日两国对西方文明不同的应变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坊车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画作,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属于工笔画,体现线条之美
B.属于山水画,表现山河之美
C.属于文人画,具有深远意境
D.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