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元末明初,出现了两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叙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曲折起伏,施耐庵的《水浒传》叙述北宋末年宋江起义故事,两部著作均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明朝中期,吴承恩根据民间长期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了《西游记》,成为长篇神话小说的典范之作。《金瓶梅》截取《水浒传》中的故事,衍化出一部以城镇暴发户西门庆生平为主要线索的长篇市井小说,在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刻画等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对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也有深刻反映。晚明冯梦龙汇辑宋元以来的短篇话本小说以及明朝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并进行整理加工,编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本小说集,随后凌濛初也编著《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共收录短篇小说近200篇,很多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

材料二   清朝的小说创作继续发展。 蒲松龄用文言撰写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借叙述鬼怪故事影射社会现实,体现出高超的艺术枝巧。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以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辛辣地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官僚政治的腐败黑暗。曹雪芹创作、高鹗整理续补的《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以及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的恋爱故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清代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写作手法精巧纯熟,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巨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长篇小说的主要类别及其代表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小说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发展到唐代,进入了高度繁荣的阶段。清代编订的《全唐诗》共录作者2300余位,诗作48900余首。唐诗以“近体诗”(格律诗)为主,其中又分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其他五言、七言古体诗以及杂言歌行诗也占不少比例。唐代诗作,或悲壮、或苍凉、或粗犷、或飘逸,实在难论穷尽。唐诗的作者队伍,上至帝王公卿、学者名流,下至僧尼道士,其间名家迭出,各有千秋。

——摘编自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

材料二   明清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化就是城镇的空前繁荣,官宦、土绅、客商、游人徜徉于茶馆、酒楼、店铺之间,饮食男女,奇装异服,恰是一幅呈现人生百态的浮世绘。中唐以来崇尚风雅的文人士大夫,也竞相世俗化。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中国图书总目》收明清小说713种,《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收明清小说670种,合计1300余种,蔚为大观。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诗歌在唐代高度繁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说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代表性文学的背景。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40110001001150015011840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洛克开启了现代科技文明。他的“经验主义”是把“感觉”做为唯一可靠的认知基础。洛克指出,人认识世界只能通过不断积累、实验、归纳、推理,最后得到的才是可信的知识。而不是神神叨叨靠什么圣灵启示。洛克的这个发现,就是后世科学的原则,既是实践原则,也是检验原则。在洛克经验主义的原则之下,三百年来科学才找到了正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等自然科学才有了飞速发展。

——摘编自《洛克杂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组成“巴黎统筹协会”对我国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进行封锁禁运。1956年,我国将半导体作为急需发展的最新技术列入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此后,北京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土生土长”的半导体人才。1958年,我国第一枚晶体管试制成功。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工业体系。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我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相对落后,普遍缺乏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世界大型半导体公司均在中国布局。经过数十年努力,我国半导体产业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渐引起美国的不满,中美半导体领域的贸易摩擦不断。

——据王龙兴《集成电路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二)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渐趋衰微的原因。
(2)列举出“三百年来”科学在物理学、生物学方面的成就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应对中美半导体领域贸易摩擦的有利条件。
2022-01-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提出,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政府不但是代表工农的,而且是代表民族的。……这是因为日本侵略的情况变动了中国的阶级关系,不但小资产阶级,而且民族资产阶级,有了参加抗日战争的可能性”。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8月中国共产党在致国民党的信中,改用了民主共和国的口号。1937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报告中,正式提出“新的民主共和国”概念。从“人民共和国”到“民主共和国”再到“新的民主共和国”,说明随着革命形势的不断变化,毛泽东对新中国理想形象的设想也在逐渐深入。

——摘编自雷艳芝、陈金龙《从理想到实践:毛泽东对新中国形象建构的贡献》

材料二   对任何新生政权而言,国家形象建构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国家形象是国家实态的反映,它由政治形象、经济形象、社会形象等多种要素构成。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和政体四分五裂,公共秩序和风气已经败坏,被战争破坏的经济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折磨”。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中国,亟待励精图治,重塑崭新的国家形象。毛泽东不仅为中国人民勾画了新中国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理想形象,构筑了新中国团结统一、民主和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安定有序、风清气正的现实形象,还塑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而又不畏强权的国际形象。

——摘编自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对新中国政体设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毛泽东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发展至两宋时期,生活风貌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种生活风貌作为一切思想的本源,势必会造就两宋儒学兼具守成与开新的两面性,即一方面,它在更深层面上维护着传统的皇权专制、纲常伦理,成为一种日趋滞固的“守成”儒学;但另一方面,它也潜藏着颠覆前代价值观念的可能,孕育着某种现代意味的观念,成为一种趋向现代性的“开新”儒学。这两种价值趋向在后世的儒学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弥合,反而是渐行渐远……明清时期,一方面,具有启蒙色彩的儒学思想出现了,将通往现代的可能一步步彰显出来,对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批判日趋高涨;另一方面,明清统治者通过对程朱理学进一步意识形态化,加强了思想钳制,使得儒家思想越发保守,而最终成为“吃人的礼教”。

——摘编自郭萍《从两宋儒学的内在紧张看儒学的现代转向》


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较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指导下教育的垄断性和单一性,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学提出只有周全地掌握知识才能使人真正认识“上帝”,认识自我。这一时期意大利的大学开创性地把历史纳入大学课程里来,使得历史学的重要性达到空前的高度。职业性学科主要分为法学、医学和神学三类。各个大学里所设民法教授的数量相比以前都有大幅增加;医学中对解剖学的重视和医学人文主义的出现使得学科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在15世纪末以后,数学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代数和几何都成了数学学科的内容,数学在天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除此之外,绘画艺术、音乐和体育也成为大学学科的组成部分。与人文学科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里自然科学的地位相对较低。

——摘编自陈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的教学革新及其当代意蕴》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新人文主义思潮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和实现个人的全部潜力。这要求语言学、古典学科、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都在大学这种教育形式中得到体现。这种从人的全面发展考虑的大学导向将哲学院变成大学的中心。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强调哲学院应成为科学研究的发源地,成为其他学院效仿的榜样,并相应地增加哲学院的教授和讲座数量。源于哲学院的研讨班也为其他学院所采纳。在18世纪的大学研讨班里多是“向学生传授一些被认为有用的不成体系的实务知识”,在此基础上,18世纪末柏林大学的研讨班,更加强调“让学生参加教授的研究活动,是以使学生习得教授的思想、教养为目的”。

——摘编自李东升《研究型大学在德国兴起的三步曲——从哈雷到哥廷根再到柏林大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学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大学相比,18世纪后柏林大学新发展的表现。
2022-07-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对抗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崛起的一代启蒙思想大师,也接受孔子思想熏陶,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旗帜,将其发展到最高度、阐发到最强度,为法国启蒙运动注入了新的力量,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霍尔巴赫、狄德罗和重农学派代表魁奈,都表现出对孔子学说及其价值的虔诚与敬服,伏尔泰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中国儒家理想中的德君。狄德罗借助中国文化的材料,利用作为百科全书主编的特殊地位,开展对法国现实的无情批判。魁奈认为《论语》满载原理及德行之言,胜过于希腊七贤之语。启蒙思想家们通过研究孔子,进而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入1789年的《人权宣言》。

——摘编自陈奉林《孔子在欧洲》

材料二   20世纪的中国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清人“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碎,“睡狮”惊醒。社会从渐进式的演变,骤然发生了急剧性的变迁,这种脱离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带入了西方式发展的轨道。随之,文化思想领域“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孔子儒学遭遇空前的危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诸贤们,如陈独秀、胡适、鲁迅和吴虞等知识分子,称孔子为中国历史的祸根,并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热潮,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往日神圣的光环,一时间尊严扫地,甚至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孔子长期的圣人尊号也被许多人改为“孔氏、孔老二、盗丘”等。

——摘编自傅丽丽《陈独秀孔子观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对待中国传统儒学的不同态度,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儒学在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价值分别作出评价。
9 .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拉开了近代天文学序幕,极大地推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

哥白尼自幼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曾私下学习天文学。据记载,他第一次天文观测是在149739日,试图通过天文观察来理解和诠释托勒密地心说理论。1513331日,他在所任职的救堂建成了一座小型人文观测台,并设计出了架较为精密的天文仪器,突破主观直觉臆想,用观察数据和科学事实来说话,这是揭示真理的第一步通过大量天文观察数据和一些天文现象,哥白尼开始质疑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后在大量天文数据支撑下,哥白尼构造出日心说宇宙模型,并于1514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天文学著作手稿.1543(天体运行论)付梓前,哥白尼已到弥留之际,只能用颤抖之手抚摸了一下书籍。

——摘编自徐传胜《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嬗变》


(1)根据材料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哥白尼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白尼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
2022-04-0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高、蓝、周、临五区县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4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富农政策的演变简表

时期内容
1924192919273月,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认为富农对农民协会的态度始终是消极的。
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指出“同情革命的富农,必须吸收到反地主阶级的战线之内。…摇摆于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那不必故意加紧对他的斗争,而使之中立”。
1929年,《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2919351929年,共产国际指责中共所实行的路线,被机会主义的“联合富农”的路线所代替,中共接受了批评。
19302月以后,中央苏区普遍实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二七”会议更提出了没收自耕农土地的政策。
19351949193512月,毛泽东签发的《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指出“……富农自耕及雇人经营之土地,不论其土地之好坏,均一概不在没收之列”;“富农在不违反苏维埃法律时,各级政府应保障其经营工商业及雇用劳动之自由”。
1939年,毛泽东指出“不应把富农看成和地主无分别的阶级,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
1948年,毛泽东提出要区分新富农和旧富农,强调对待地主和富农应依照土地法大纲加以区别。

——摘编自秦宏毅《四个阶段的中国共产党富农政策》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富农政策的演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全面,逻辑清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