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4世纪中期,商鞅在变法之初大声疾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这一呐喊,喊出了战国改革时代的最强音。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戊戌变法之初,日本政府提出:“促使中国人的觉醒确实是我国朝野上下人士的一大责任”,戊戌政变后,日本提出更希望(中国)有序渐进改革。再后来,日本加大了对张之洞等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力度,并最终因此而驱逐了康有为。这表明日本政府(     
A.积极谋求在中国利益的最大化B.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改造中国
C.旗帜鲜明与维新志士划清界限D.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4 . 有学者认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进步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商鞅变法B.光武中兴C.孝文帝改革D.五胡乱华
5 . 商鞅变法:推动社会转型
(1)目的:富国强兵、变法争霸
(2)实质:________社会转向________社会;体现奴隶主贵族vs地主
(3)内容
①政治:郡县制,军功爵——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削弱贵族力量
②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   —— 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③法律:什伍连坐——强化社会基层治理
④思想:烧诗书,禁游学——强化思想控制
2022-12-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2先秦文明:东周列国、春秋战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6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角度春秋改革战国变法
背景政治上:
____衰微,礼崩乐坏
___________制遭到破坏
(3)国家分裂,列国纷争,争霸、兼并战争激烈;
经济上:
(1)铁犁牛耕→_______发展,______逐步瓦解
(2)新兴____阶级和自耕农兴起,士阶层崛起为各诸侯国所用;
思想上:
百家争鸣,诸子学说(以______思想为主)为各国改革变法提供思想武器
主要变革⑴齐国管仲改革(齐桓公改革)
⑵晋文公改革
⑶楚庄王改革
⑷吴王阖闾改革
⑸越王勾践改革
⑴燕国乐毅改革
⑵齐国邹忌改革
⑶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⑷韩国申不害改革
⑸魏国李悝变法
⑹楚国吴起变法
⑺秦国商鞅变法
作用意义⑴政治上:
①稳定统治秩序和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②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国力,为争霸奠基(创造条件);
⑵经济上:
①增加国君收入;
②调整生产关系,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⑴政治上:
①革除弊政,巩固统治
②实现_______,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③打击旧贵族,加强________
④顺应历史潮流,促进社会变革与转型(____制向______制过渡);
⑵经济上,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⑶文化上,往往实行文化高压政策;
⑷其他:法治精神,凝聚和激发社会创造力,为统一
奠基,等等

2022-12-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笔记02先秦文明:东周列国、春秋战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奉行法家思想的商鞅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在他的主持下,秦国进行了全面的军事制度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以郡县征兵制为主的兵役制度,将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合一,保障了兵源,加强了军权的集中,并规定地方官员负责地方军队的训练;由于征兵制是普遍征兵,秦国通过变法建立了完整的户籍制度,按户籍征兵,对征兵对象、期限、年龄都作了规定;军队编制实行六级编制;军官任免制度化,军功爵制就是以功能授官原则的体现;等等。商鞅的军事改革使秦军战斗力空前强大,成为秦灭六国的重要条件。

——摘编自沈钰清《从商鞅变法看军事制度改革》

材料二   新政启动后,朝廷于1903年设立练兵处,管理全国练兵事宜。练兵处招揽了一大批回国的留日军校生,他们将日本的军事书籍大量翻译过来,并结合国内的情况,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练兵的政策文件。其中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学堂体系。练兵处在参考日本体制的基础上,设立了四级学堂体制;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陆军兵官学堂、陆军大学堂;制定了新军的营制衔章。新政启动之初,朝廷募练常备军、续备军、巡警军。常备军的编制和日本陆军师团基本一致,还规定了陆军番号统一编列等;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建设的规章制度,详细规定了官制、服制、礼节、旗式等,逐步完善了新军制度。还以“日操”代替“德操”。在改用“日操”的同时,新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也开始装备日械。

——摘编自马雷《清末军事改革中的“师日”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军事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中的军事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戊戌变法期间,李鸿章在信中称:“朝廷锐意振兴,讲求变法,今日明昭多由康有为、梁启超等怂恿而出,但法非人不行,因循衰惫者,岂有任事之才,不过敷衍门面而已。”据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先后发布的诏令就有184条之多,这些措施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这些反映出维新派进行的此次变法(     
A.触犯到守旧派的利益B.未能促进国人的觉醒
C.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D.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梁启超评价王安石推行的某一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荆公惠民之政也。”这一措施(     
A.力图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以减轻农民负担
B.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之前的募兵制
C.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
D.改革科举制度立足于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10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商鞅推行的措施是(     
A.奖励军功B.什伍连坐C.重农抑商D.推行县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