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商君书·君臣》记载:“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为此,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
A.标志着分封制的终结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C.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人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最深远的“解放作用”是
A.唤醒民众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B.启示知识分子继承改良道路
C.指导戊戌变法的实践经验D.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的启蒙意义
4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晚清戊戌变法时期企图采用的政治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既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不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B.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C.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D.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不具有制度创新能力
5 . 646年,孝德天皇废除世袭氏族贵族制度,颁布《改新之诏》,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有利于
A.削弱幕府的军事实力B.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D.提升日本的国家影响力
6 . 许倬云先生认为,从三代经春秋战国,中华共同体的演变趋向“乃是从属人的族群转变为属地的共同体”,商鞅变法措施中能够直接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奖励军功B.废井田开阡陌C.推行县制D.什伍连坐制
2022-03-16更新 | 507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陈旭麓指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此说法的是
A.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
B.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
C.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
D.创办报刊,发表文章,掀起革命高潮
8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2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写道:“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以下变革最能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张居正改革
10 . 《食货志》中提及董仲舒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曾说:“用……,改帝王之制,废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里省略号处应为
A.王莽改制B.商鞅之法C.吴起之法D.孝文之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